第6章 定王夜谈

关灯
    了吧。

    父皇送我们出宫前交待过,希望我们像民间的兄弟一样称呼,所以以后就别叫皇兄了!” 定王愣了一下,随即恭敬地回答:“是,大哥!” 朱慈烺心中有些诧异。

    按照原本的记忆,定王自从出阁读书后,做事都做到张弛有度,对待任何人都是彬彬有礼,朱慈烺本尊之前认为这是因为定王懂事,先生教的好。

     然而,后世的记忆作为主导之后,却有些不一样的想法,他感觉从定王出阁读书之后,兄弟二人之间的关系似乎有些生疏。

    难道是因为身份地位的差异吗? 但结合历史来看,大明的皇太子地位是千百年来最为稳固的,远超过其他任何朝代的太子。

    而定王如果有所想法的话,是不可能的。

    何况他才十二岁。

     朱慈烺在定王朱慈炯的旁边坐下,示意周围的太监和宫女都退下,确保他们之间有一段安全的距离。

     然后他以一种秘密的语气对定王小说道:“现在,贼人已经占领了京师,我们也落入贼人的控制之中。

    父皇的大仇未报,大明危在旦夕。

    三弟,你对以后有什么看法?” 现在重要的是,朱慈烺想确认朱慈炯是否有一个坚定的心智,可以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冷静和坚定。

    这是他们在接下来可能面临的大风大浪中能逃出生天的关键。

     定王没有直视朱慈烺的眼睛,而是低下了头,小声说道:“臣弟一切都听从大哥的。

    ” 朱慈烺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我刚刚已经说过了,现在不是遵守繁文礼节的时候,情况危急,我们兄弟之间需要齐心协力才能渡过难关。

    所以,以后你不要再隐瞒你的想法,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知道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定王抬起头,有些奇怪地看着朱慈烺。

    在他的印象中,大哥和父皇一样,非常注重礼节和规矩,因此他一直受到母后和先生的教导,特别是在太子朱慈烺面前,不能有任何僭越的行为。

     今天,大哥怎么会多次强调让自己不顾礼节呢?难道是因为这些重大变故所致?不过,既然大哥想听听自己的想法,说说也无妨。

     “臣弟认为,我们应该先完成父皇和母后的丧礼,让他们早日入土为安。

    我大明南都还在,南方还有几十万大明将士和百万子民。

    大哥身为大明太子,只要有机会前往南京,就能保住我大明的半壁江山。

    ” 明朝和以往的朝代不同,采用了双都制,即北京顺天府和南京应天府,南京是明朝初年的首都,永乐年间迁都北京以后,南京作为留都一直保存了六部,和都察院等一整套中央机构。

     不过南京朝堂,除了南京兵部有一些实际权力之外,多为虚衔,除了品级和北京一样之外,什么事情都没有,官员们整天无所事事。

     朱慈烺静静的听着定王的话,心想看来定王和之前的自己一样天真,认为只要逃到了南京就能安然无恙,从表面来看,的确如此。

     刚刚在手机阅读了一些相关史料之后,朱慈烺心中产生了很多不同的想法。

    他了解到南京的朝堂同样充满了复杂和腐朽,官僚们互相争斗,许多大臣的能力平庸不堪。

     原本的历史上,虽然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皇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