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东华移灵
关灯
小
中
大
服装站在自己面前,清醒了一些,后面几个宫女举着铜盆和杯盏,准备让他洗漱洁面。
看来这吴长喜已经开窍了,不比昨日的麻木,和锦衣卫见面之后,见过太子杀伐果断的吴三友,比昨日殷勤太多了,多半是对大明,对这个太子燃起了希望。
“嗯,将定王和永王也叫起来吧” 吩咐完,朱慈烺在宫女的帮助下,在暖阁中,洗漱,更衣,虽然有着这一世本尊的记忆,但朱慈烺还是不怎么习惯让人伺候着。
简单的收拾完之后,朱慈烺回到前殿,看到永王和定王也已经换好素服,老老实实地跪在崇祯帝的灵柩前。
而殿中,多了几个身穿各色常服的官员。
见到朱慈烺的到来,除了一个身穿顺军文官服装的官员,几个穿着大明官员常服的官员纷纷下跪,有些激动地说道:“臣等参见殿下。
” 那名顺军文官却没有跪下,只是躬身行礼,看着面前的大明太子,脸上带着轻视之意。
朱慈烺心念一动,这些大明文臣们,真是会模棱两可,之前见到自己时,都是加上“太子”一词,眼下见当着闯逆的文官,连太子都不敢叫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平身吧!”朱慈烺沉声说道。
朱慈烺说完,站在几个官员面前,有些玩味的看着他们。
他想知道这些之前在朝堂上满嘴忠义的文官们,此刻如何面对他这个太子和大行皇帝。
一身穿青色常服,绣着鹭鸶补子的官员向前一步,恭敬的道:“臣礼部祠祭清吏司主事许作梅,负责大兴皇帝的出殡安葬事宜,望殿下指示。
” “一切从简吧!” 朱慈说完转身跪向了崇祯的灵柩,默不作声,他知道崇祯帝按照完整的帝王礼仪入葬是不可能的,他也不在意这些繁文缛节,只想早日让崇祯帝和周后入土为安,此刻说出一切从简只是给所有人一个台阶下。
许作梅转过头看向那名顺朝官员,轻声提醒了一句道:“赵主事?” 被叫做赵主事的顺军官员才反应过来,不慌不忙的在胸口掏出一卷黄绸包裹的圣旨,清了清嗓子正色道:“圣旨到!” 许作梅和几个礼部官员都跪了下来,殿中的太监宫女也有几个胆小的跟着跪了下来,朱慈烺却不为所动,冷冷的看着宣旨的赵主事,吴三友站在朱慈烺身后,咬了咬牙,也没有跪下。
赵主事看到朱慈烺不跪,冷哼一声,也并未发作,毕竟在大顺皇帝陛下面前,这朱家太子都是硬气的很,自己一个新上任的礼政府主事,也没有办法。
“大顺承明室之正统,天运所钟。
昔明皇,素秉宽仁之德,宜蒙苍穹之眷。
朕奉天命,承绪鸿基,俯察舆情,仰体天心。
今以天子之仪仗,厚葬前朝之皇帝,光被四表,昭示百世。
钦此!” 其实此举并不符合礼制,李自成仅仅建国改元,并未称帝,规矩上依旧是自封的闯王,但攻陷京城之后,许多人都开始拍马屁,称李自成为陛下了,他设立的礼政府竟然也按皇帝规格草拟了圣旨。
赵主事宣读完圣旨,瞥了一眼朱慈烺,对方并无接旨的意向。
于是他又转向跪在地上的许作梅,目光中透露出不快之色。
许作梅深知此刻不能有丝毫怠慢,恭敬地伸出双手接过圣旨。
他大声朗读道:“大顺皇帝陛下仁德,恩泽天下,百姓皆仰。
臣必竭尽全力,办好差事,以报陛下之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许作梅起身后,对着面前的赵主事,有点献媚的说道道:“赵主事,您要是没有别的吩咐,就先将大行皇帝改殡换棺,然后抬入几筵殿吧!” 实际上,皇城内并没有一个名为“几筵殿”的地方。
所谓的“几筵”,其实是灵堂的一种更为庄重和高端的称呼。
在皇帝驾崩后,从驾崩到正式葬入陵寝,中间会经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其中充满了各种繁琐的礼
看来这吴长喜已经开窍了,不比昨日的麻木,和锦衣卫见面之后,见过太子杀伐果断的吴三友,比昨日殷勤太多了,多半是对大明,对这个太子燃起了希望。
“嗯,将定王和永王也叫起来吧” 吩咐完,朱慈烺在宫女的帮助下,在暖阁中,洗漱,更衣,虽然有着这一世本尊的记忆,但朱慈烺还是不怎么习惯让人伺候着。
简单的收拾完之后,朱慈烺回到前殿,看到永王和定王也已经换好素服,老老实实地跪在崇祯帝的灵柩前。
而殿中,多了几个身穿各色常服的官员。
见到朱慈烺的到来,除了一个身穿顺军文官服装的官员,几个穿着大明官员常服的官员纷纷下跪,有些激动地说道:“臣等参见殿下。
” 那名顺军文官却没有跪下,只是躬身行礼,看着面前的大明太子,脸上带着轻视之意。
朱慈烺心念一动,这些大明文臣们,真是会模棱两可,之前见到自己时,都是加上“太子”一词,眼下见当着闯逆的文官,连太子都不敢叫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平身吧!”朱慈烺沉声说道。
朱慈烺说完,站在几个官员面前,有些玩味的看着他们。
他想知道这些之前在朝堂上满嘴忠义的文官们,此刻如何面对他这个太子和大行皇帝。
一身穿青色常服,绣着鹭鸶补子的官员向前一步,恭敬的道:“臣礼部祠祭清吏司主事许作梅,负责大兴皇帝的出殡安葬事宜,望殿下指示。
” “一切从简吧!” 朱慈说完转身跪向了崇祯的灵柩,默不作声,他知道崇祯帝按照完整的帝王礼仪入葬是不可能的,他也不在意这些繁文缛节,只想早日让崇祯帝和周后入土为安,此刻说出一切从简只是给所有人一个台阶下。
许作梅转过头看向那名顺朝官员,轻声提醒了一句道:“赵主事?” 被叫做赵主事的顺军官员才反应过来,不慌不忙的在胸口掏出一卷黄绸包裹的圣旨,清了清嗓子正色道:“圣旨到!” 许作梅和几个礼部官员都跪了下来,殿中的太监宫女也有几个胆小的跟着跪了下来,朱慈烺却不为所动,冷冷的看着宣旨的赵主事,吴三友站在朱慈烺身后,咬了咬牙,也没有跪下。
赵主事看到朱慈烺不跪,冷哼一声,也并未发作,毕竟在大顺皇帝陛下面前,这朱家太子都是硬气的很,自己一个新上任的礼政府主事,也没有办法。
“大顺承明室之正统,天运所钟。
昔明皇,素秉宽仁之德,宜蒙苍穹之眷。
朕奉天命,承绪鸿基,俯察舆情,仰体天心。
今以天子之仪仗,厚葬前朝之皇帝,光被四表,昭示百世。
钦此!” 其实此举并不符合礼制,李自成仅仅建国改元,并未称帝,规矩上依旧是自封的闯王,但攻陷京城之后,许多人都开始拍马屁,称李自成为陛下了,他设立的礼政府竟然也按皇帝规格草拟了圣旨。
赵主事宣读完圣旨,瞥了一眼朱慈烺,对方并无接旨的意向。
于是他又转向跪在地上的许作梅,目光中透露出不快之色。
许作梅深知此刻不能有丝毫怠慢,恭敬地伸出双手接过圣旨。
他大声朗读道:“大顺皇帝陛下仁德,恩泽天下,百姓皆仰。
臣必竭尽全力,办好差事,以报陛下之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许作梅起身后,对着面前的赵主事,有点献媚的说道道:“赵主事,您要是没有别的吩咐,就先将大行皇帝改殡换棺,然后抬入几筵殿吧!” 实际上,皇城内并没有一个名为“几筵殿”的地方。
所谓的“几筵”,其实是灵堂的一种更为庄重和高端的称呼。
在皇帝驾崩后,从驾崩到正式葬入陵寝,中间会经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其中充满了各种繁琐的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