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拯救圆圆

关灯
    刘宗敏没有片刻的犹豫,迅速下达了命令,他的人马立刻行动起来,将吴府团团围住。

    他从马背上跃下,大步向吴府的正门走去。

     吴府大门前,原本就有顺军的士兵守卫。

    他们见到刘宗敏突然出现,都大吃一惊。

    一个士兵头领,带着紧张的神色,跪在刘宗敏面前,声音颤抖地说:“大将军,我们接到了李岩将军的命令,要保护吴府,确保没有人能干扰……” 尽管士兵头领努力保持镇定,但话语中却透露出一丝心虚。

    他也知道,李岩将军在大顺朝的权势远不能与刘宗敏相提并论。

    然而,职责所在,他不得不挺身而出,试图阻止刘宗敏的行动。

     “李岩?他算个什么东西!还不快给老子滚开!” 刘宗敏愤怒地瞪了兵头一眼,一脚将他踢开。

    他毫不停留,继续大步朝吴府内走去。

    兵头见状,知道已经无法阻挡刘宗敏的步伐,慌忙命令手下的人去通知李岩。

     在吴府大堂之内,一个精瘦且充满干练气息的老者正在厅中焦虑地来回踱步。

    他的脸上写满了忧虑,显然正处于极度的焦躁不安之中。

    这位老者正是前总兵吴襄,那位宁远总兵,平西伯吴三桂的父亲。

     此时的吴襄心中充满了悔意,他后悔没有早日离开这危机四伏的京师。

    然而,又有谁能预料到,这座象征着权力核心的京师,其安全性竟然比不上他的老巢宁远城。

     “爹,您就别再焦虑了。

    有二哥在,李闯就算再狂妄,也不敢对我们怎么样!” 厅堂之上,吴家老三吴三辅对焦虑不安的父亲吴襄劝慰道。

     “唉,世事如棋,变幻莫测啊!要是老二能早几天带兵赶到京城,说不定京师就能守住。

    都怪我啊,都怪我!” 月初时分,崇祯皇帝下令放弃关外所有领土,命令宁远总兵吴三桂率领关宁军进京勤王。

    当时也曾找过吴襄商议,但吴襄却狮子大开口,向崇祯帝索要巨额军饷。

    崇祯帝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这使得吴襄动了其他的心思。

     吴襄回到府中后,便给吴三桂去信。

    一是让他减缓进军速度,以此为借口向崇祯帝索求更多,二是在北京被围之时,出其不意地出现,扭转乾坤。

    这样,拯救大明朝的盖世功勋便能落在吴家头上,留下千古英名。

     他吴襄认为,北京城池高大坚固,虽然京营的战斗力低下,但凭借城池之坚固,守城应无问题。

    而吴三桂率领的两万关宁军乃是精锐中的精锐,面对李自成的十万大军,借京师之坚城,仍有抗衡之力。

     届时,凭借内外夹击,说不定便能在北京城下重创李自成,立下不世之功。

    可偏偏事与愿违,李自成一到,整个京师守军立即崩溃,使得他的算盘完全落空。

     他一共就三个儿子,长子吴三凤此刻已经在辽东,锦州城破之时,跟随舅舅祖大寿投靠建奴,对此他并不生气,识时务者为俊杰。

     二子吴三桂,身为宁远总兵,独自镇守关外最后一座城池,宁远。

    而其最大的依仗,就是吴三桂手中的关宁军,是朝廷在北方地区,最后一支可战之军。

     三子吴三辅此刻正在府中跟随在自己身边,吴襄正在思考,眼下顺军凭借京师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