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大刑伺候
关灯
小
中
大
伍,此刻已经存了必死之心,之所以没有在城破之时就自杀殉国,是因为他是一个实干家,想找机会逃离京师,在南方为重振大明尽一份力。
方岳贡是天启三年的进士,崇祯元年担任松江知府之时,筑防海堤石塘,功在千秋,但因期间为石塘募捐,得罪不少士绅豪族,被人诬陷贪污,被捕入狱,直到崇祯十七年,才被崇祯帝重用,但此刻距离北京城破还有一个月,方岳贡即使有一身本事和抱负,也无力回天了。
这时,柴房的木门被粗鲁地推开,一个顺军士兵将一张纸片抛了进来,随后便重重地关上了门。
邱瑜迅速捡起那纸片,开始阅读。
其他的人也不禁屏息以期待着纸片上的内容。
看着看着,邱瑜的脸上开始显现出惊恐。
他突然将纸片丢开,嘴里嘀咕着:“十万两!我怎会有如此多的银两?” 众人的好奇心被激发,纷纷围上前去,接过那张纸片仔细阅读。
他们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显然是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原来,那纸上清晰地列出了各个官员需要上交的饷银标准,在场诸位皆是大学士一级的高官,按照纸上的规定,他们每人必须至少缴纳十万两白银,并且注明:多多益善! 看着柴房内众人此时的神态,方岳贡,冷然一哼,随后倚靠在草堆之上,闭上了双眼,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而陈演、魏藻德等人则显得有些心神不宁,他们的内心在盘算着家中的财产,不时发出一声叹息。
半个时辰之后,木门再一次被粗鲁地推开,几个身着顺军服饰的士兵冲了进来。
他们大步走到柴房内,不由分说地架起众人,向外走去。
方岳贡等人并未反抗,任由士兵们带领着,来到了田府的大堂。
顺军士兵正准备强迫他们下跪,大堂中的李过摆了摆手,示意士兵们退下。
陆之祺和几名稽勋司官员站在一旁,神情紧张,不知所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过目不转睛地盯着众人,开门见山地问道:“之前发放的条子,几位都看了吗?” 陈演、魏藻德等人不由自主地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除了方岳贡那副淡然的模样,都默不作声,谁也不想成为李过点名的第一个对象。
见众人沉默不语,李过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一丝冷笑,他语气平淡地说道:“几位可是大明内阁的重臣,家资丰厚。
如今我新朝初立,万事待兴,正需要各位的财力支持。
陈阁老,你以为呢?” 陈演自知无法躲避,只好硬着头皮走上前一步,高声回应道:“老夫为官以来,一直坚守清廉之道,以两袖清风。
虽然老夫也忧心新朝之事,但家中财物确实有限。
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 李过并未立刻回应,而是端起桌上的茶杯,轻轻地啜了一口,仿佛在品味着什么。
随后,他冷冷地扫视着面前的几位大臣,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容忽视的寒意。
在场的众人感受到了李过目光中的寒意,但依然无人敢出声。
李过见状,缓缓放下手中的茶杯,轻轻拍了拍手。
随着他的手势,几个顺军士兵立刻冲进大堂,他们拖着十几
方岳贡是天启三年的进士,崇祯元年担任松江知府之时,筑防海堤石塘,功在千秋,但因期间为石塘募捐,得罪不少士绅豪族,被人诬陷贪污,被捕入狱,直到崇祯十七年,才被崇祯帝重用,但此刻距离北京城破还有一个月,方岳贡即使有一身本事和抱负,也无力回天了。
这时,柴房的木门被粗鲁地推开,一个顺军士兵将一张纸片抛了进来,随后便重重地关上了门。
邱瑜迅速捡起那纸片,开始阅读。
其他的人也不禁屏息以期待着纸片上的内容。
看着看着,邱瑜的脸上开始显现出惊恐。
他突然将纸片丢开,嘴里嘀咕着:“十万两!我怎会有如此多的银两?” 众人的好奇心被激发,纷纷围上前去,接过那张纸片仔细阅读。
他们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显然是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原来,那纸上清晰地列出了各个官员需要上交的饷银标准,在场诸位皆是大学士一级的高官,按照纸上的规定,他们每人必须至少缴纳十万两白银,并且注明:多多益善! 看着柴房内众人此时的神态,方岳贡,冷然一哼,随后倚靠在草堆之上,闭上了双眼,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而陈演、魏藻德等人则显得有些心神不宁,他们的内心在盘算着家中的财产,不时发出一声叹息。
半个时辰之后,木门再一次被粗鲁地推开,几个身着顺军服饰的士兵冲了进来。
他们大步走到柴房内,不由分说地架起众人,向外走去。
方岳贡等人并未反抗,任由士兵们带领着,来到了田府的大堂。
顺军士兵正准备强迫他们下跪,大堂中的李过摆了摆手,示意士兵们退下。
陆之祺和几名稽勋司官员站在一旁,神情紧张,不知所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过目不转睛地盯着众人,开门见山地问道:“之前发放的条子,几位都看了吗?” 陈演、魏藻德等人不由自主地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除了方岳贡那副淡然的模样,都默不作声,谁也不想成为李过点名的第一个对象。
见众人沉默不语,李过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一丝冷笑,他语气平淡地说道:“几位可是大明内阁的重臣,家资丰厚。
如今我新朝初立,万事待兴,正需要各位的财力支持。
陈阁老,你以为呢?” 陈演自知无法躲避,只好硬着头皮走上前一步,高声回应道:“老夫为官以来,一直坚守清廉之道,以两袖清风。
虽然老夫也忧心新朝之事,但家中财物确实有限。
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 李过并未立刻回应,而是端起桌上的茶杯,轻轻地啜了一口,仿佛在品味着什么。
随后,他冷冷地扫视着面前的几位大臣,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容忽视的寒意。
在场的众人感受到了李过目光中的寒意,但依然无人敢出声。
李过见状,缓缓放下手中的茶杯,轻轻拍了拍手。
随着他的手势,几个顺军士兵立刻冲进大堂,他们拖着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