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关灯
小
中
大
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 【解析】看上去,孔子在讲学习的重要性。
实际上,孔子想强调的是,所有的优点,如果不懂得变通,都会变成伤害自己的弱点。
这是子路在卫国出任蒲地宰,出发之前孔子对他的忠告。
平时,孔子教育学生们要仁德诚信等等,子路都深信不疑。
可是到了子路要独力为官的时候,孔子知道,如果子路一味地仁德诚实等等,那就一定没有好下场。
就像一个母亲平时在家里教育孩子要讲礼貌,要谦虚,不要打人骂人,挨打了来告诉妈妈一样,一旦孩子去学校住校了,母亲就会说别吃亏,别人打你,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告诉老师之类。
毕竟,品德这东西固然是好东西,可是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上死守品德,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这,就是孔子对子路的忠告。
所以说,孔子是个很实际的人。
【现实解说】有人这样评价广东人:广东人的优点是务实,缺点是太务实。
用同样的句式:现代人的优点是变通,缺点是太变通。
3.16(13.1)★★ 子路问政。
子曰:“先之劳之。
”请益。
曰:“无倦。
” 【译文】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
孔子说:“做在老百姓之前,这样才能使老百姓为你干活。
”子路请求多讲一点。
孔子说:“不要懈怠。
” 【解析】简单说就是“以德治国”的意思,要百姓怎样,自己带头去做。
这是子路任蒲地宰之前,向孔子请教,孔子就说以德治国就好了。
子路还问,孔子就说你坚持这样不要懈怠就可以了。
【现实解说】这大概可以说成是“以德治国”的简单定义吧。
3.17(14.42)★★ 子路问君子。
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译文】子路问什么叫君子。
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
”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乐。
”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
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于做到呢?” 【解析】这段话紧接着上面一段,子路要去蒲地当官,向孔子求教,上一段孔子就说了先之劳之,子路觉得不够用,于是换个提法来请教。
孔子连用三个修己,其实跟先之劳之的意思完全一样,还是以德治国的路数。
但是三个“修己”的结果是不一样的,第一个是做好自己就行,第二个是做好自己带动旁人,跟先之劳之完全相同。
可是子路还不满足,孔子就说了,“做好自己还能让百姓都好,那是尧舜都难做到的,你就别想了”。
其实孔子的意思很明白:做好自己就行了,如果能带动周围的人,那就很好了,至于更高的层次,你做不到,也不要想了。
一个人的目标不要太高,对于你来说,先之劳之就够了,别再瞎操心别的了。
孔子说话,分寸拿捏得都恰到好处,条理也很清晰,针对性也非常强,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老师。
【现实解说】大凡把自己说得完美无比的人,都不要轻易信他的。
3.18(9.12)★★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
病闲,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
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译文】孔子患了重病,子路派了属下去作孔子的家臣伺候。
后来,孔子的病好了一些,他说:“仲由很久以来就干这种弄
” 【解析】看上去,孔子在讲学习的重要性。
实际上,孔子想强调的是,所有的优点,如果不懂得变通,都会变成伤害自己的弱点。
这是子路在卫国出任蒲地宰,出发之前孔子对他的忠告。
平时,孔子教育学生们要仁德诚信等等,子路都深信不疑。
可是到了子路要独力为官的时候,孔子知道,如果子路一味地仁德诚实等等,那就一定没有好下场。
就像一个母亲平时在家里教育孩子要讲礼貌,要谦虚,不要打人骂人,挨打了来告诉妈妈一样,一旦孩子去学校住校了,母亲就会说别吃亏,别人打你,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告诉老师之类。
毕竟,品德这东西固然是好东西,可是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上死守品德,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这,就是孔子对子路的忠告。
所以说,孔子是个很实际的人。
【现实解说】有人这样评价广东人:广东人的优点是务实,缺点是太务实。
用同样的句式:现代人的优点是变通,缺点是太变通。
3.16(13.1)★★ 子路问政。
子曰:“先之劳之。
”请益。
曰:“无倦。
” 【译文】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
孔子说:“做在老百姓之前,这样才能使老百姓为你干活。
”子路请求多讲一点。
孔子说:“不要懈怠。
” 【解析】简单说就是“以德治国”的意思,要百姓怎样,自己带头去做。
这是子路任蒲地宰之前,向孔子请教,孔子就说以德治国就好了。
子路还问,孔子就说你坚持这样不要懈怠就可以了。
【现实解说】这大概可以说成是“以德治国”的简单定义吧。
3.17(14.42)★★ 子路问君子。
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译文】子路问什么叫君子。
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
”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乐。
”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
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于做到呢?” 【解析】这段话紧接着上面一段,子路要去蒲地当官,向孔子求教,上一段孔子就说了先之劳之,子路觉得不够用,于是换个提法来请教。
孔子连用三个修己,其实跟先之劳之的意思完全一样,还是以德治国的路数。
但是三个“修己”的结果是不一样的,第一个是做好自己就行,第二个是做好自己带动旁人,跟先之劳之完全相同。
可是子路还不满足,孔子就说了,“做好自己还能让百姓都好,那是尧舜都难做到的,你就别想了”。
其实孔子的意思很明白:做好自己就行了,如果能带动周围的人,那就很好了,至于更高的层次,你做不到,也不要想了。
一个人的目标不要太高,对于你来说,先之劳之就够了,别再瞎操心别的了。
孔子说话,分寸拿捏得都恰到好处,条理也很清晰,针对性也非常强,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老师。
【现实解说】大凡把自己说得完美无比的人,都不要轻易信他的。
3.18(9.12)★★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
病闲,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
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译文】孔子患了重病,子路派了属下去作孔子的家臣伺候。
后来,孔子的病好了一些,他说:“仲由很久以来就干这种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