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关灯
    子过了五十岁而不得不正视现实而已。

     为什么到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因为这个时候孔子已经不关心眼前的事情了,已经对人间没有欲求了。

     孔子老之将至,回首过去,也是充满了无奈。

    无奈之余,也只好说说天命。

     【现实解说】中国的老人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常常会说:“我老了,无所谓了。

    ”不同的年龄,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20.2(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 【译文】孔子说:“早晨了解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 【解析】这一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

    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指儒家的那套东西,还是指道家的道?当然是道家的道。

    儒家的东西是学来考公务员的,学了这些东西怎么能去死?道家的道是讲天地运行的规律,人是超然物外的,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人存在都一个样,所以死就死了,没什么所谓。

     【现实解说】除了道,还有什么能够让人慷慨赴死的?这个问题确实值得令人深思。

     20.3(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译文】孔子说:“士有志于道,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 【解析】士志于道也有可能是“士志于仁”的误写,如果是这样,这句话就不是孔子晚年所说了。

    在孔老师看来,不管志于什么,都应该不以穷困为耻。

    不过,孔老师还是蛮讲究衣食的品位的。

     不知道颜回要是活着的话,会不会跟老师学道。

     【现实解说】无话可说。

     20.4(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 【译文】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 【解析】老彭是谁?老子和彭祖?或者就是彭祖。

    总之,都是道家人物。

    到了晚年,孔子越来越向往老子、彭祖等人的境界,对于世事不再关心,而是信而好古了。

     整段话,就是个道家。

     【现实解说】不是对现实极度失望,大概不会当道家吧。

     20.5(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