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关灯
小
中
大
【现实解说】给上级送礼,确实就是献媚。
2.11(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译文】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解析】孔子认为,礼就是治国的万能良方。
【现实解说】统治者如果真心想治理好国家,怎么会做不到呢? 2.12(17.11)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译文】孔子说:“礼呀礼呀,只是说的玉帛之类的礼器吗?乐呀乐呀,只是说的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解析】就如法治不仅是法律条文一样。
孔子还在强调对于周礼要从精神上去执行,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东西。
【现实解说】缺乏内涵的表象是没有意义的,就如比赛场上,难道就只是金牌的争夺?夺得金牌就是为国争光吗?以服用兴奋剂、改年龄、让球等等手段拿到的金牌,只不过是放大耻辱而已。
2.13(11.1)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 【译文】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是平民;先当了官然后再学习礼乐的人,是君子。
如果要选用人才,那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 【解析】上面的这个解释似乎是很统一的解释,并不是因为这个解释就很正确,而是因为大家都找不到正确的解释,所以一并蒙混过关。
对于这一条,笔者也没有找到最合理的解释,因此只能勉强把公认的解释放在这里,希望后来者能够有更合理的解释。
【现实解说】略 2.14(8.2)★★★★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 【译文】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懂得礼,就会觉得很累(因为掌握不好尺度);只是谨慎而不懂得礼,就会畏缩拘谨(因为掌握不好分寸);只是勇猛而不懂得礼,打仗就会自乱阵脚(因为掌握不好进退);只是直率而不懂得礼,就会说话尖刻(因为掌握不
2.11(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译文】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解析】孔子认为,礼就是治国的万能良方。
【现实解说】统治者如果真心想治理好国家,怎么会做不到呢? 2.12(17.11)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译文】孔子说:“礼呀礼呀,只是说的玉帛之类的礼器吗?乐呀乐呀,只是说的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解析】就如法治不仅是法律条文一样。
孔子还在强调对于周礼要从精神上去执行,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东西。
【现实解说】缺乏内涵的表象是没有意义的,就如比赛场上,难道就只是金牌的争夺?夺得金牌就是为国争光吗?以服用兴奋剂、改年龄、让球等等手段拿到的金牌,只不过是放大耻辱而已。
2.13(11.1)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 【译文】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是平民;先当了官然后再学习礼乐的人,是君子。
如果要选用人才,那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 【解析】上面的这个解释似乎是很统一的解释,并不是因为这个解释就很正确,而是因为大家都找不到正确的解释,所以一并蒙混过关。
对于这一条,笔者也没有找到最合理的解释,因此只能勉强把公认的解释放在这里,希望后来者能够有更合理的解释。
【现实解说】略 2.14(8.2)★★★★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 【译文】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懂得礼,就会觉得很累(因为掌握不好尺度);只是谨慎而不懂得礼,就会畏缩拘谨(因为掌握不好分寸);只是勇猛而不懂得礼,打仗就会自乱阵脚(因为掌握不好进退);只是直率而不懂得礼,就会说话尖刻(因为掌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