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关灯
小
中
大
辟”通“嬖”。
善柔通常被解释为口是心非笑里藏刀的坏人,大错,纯属牵强附会。
善柔,就是善良但是柔弱之人,换言之就是没有主张的老好人,受人欺负都不敢还口的人,类似唐僧、武大郎这样的人。
与这样的人交友,不仅没有任何益处,还会让自己也变得软弱可欺。
在孔子的心目中,大致高柴接近这样的性格。
便佞被解释为花言巧语的大忽悠,这个基本上就是本意了。
与大忽悠交友,没有安全感并且可能被忽悠进去。
孔子喜欢的君子是讷于言的,因此大忽悠肯定是损友。
孔子弟子中,什么人是大忽悠呢?刚入学时候的子贡,不过后来在孔子的教导下,子贡已经改了很多,在同学们之中说话已经很有分寸了。
在人际关系这方面,孔子的看法和想法都是非常现实的,意见都是很中肯的,决不会说“不要跟坏人交朋友”这类空话,而更多的是从性格的角度来说。
【现实解说】不跟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不等于就是藐视或者蔑视什么人,正常的人际交往是应该的,只是没有必要走得太近。
孔老师的说法,其实是很正确的。
19.45(9.25)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 【解析】这段话之所以放在这里,是要说明孔子判断交友不是以品德为唯一标准的,除了性格,还有能力。
要交,就交对自己有用的,能提高自己的人。
而不是对自己没有帮助的,让自己退步的人。
19.46(16.5)★★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
以礼乐调节自己为喜好,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喜好,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喜好,这是有益的。
喜好骄傲自夸,喜欢闲游,喜欢大吃大喝,这就是有害的。
” 【解析】字面简单,意思也简单,不需要太多的解说。
益者三乐是毫无疑问的,唱歌听音乐既快乐又提升素养,多说别人好话,别人会喜欢你,也算是品德高尚,多交有能耐有人品的朋友,今后的路子会宽很多。
损者三乐也不错,不过到今天有些变化,譬如佚游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驴友就乐在其中。
宴乐也是享受生活和结交朋友的方式,只要不过分,也没有什么问题。
【现实解说】益者三乐值得牢记,应该努力去做到。
19.47(2.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C哉?人焉?C哉?” 【译文】孔子说:“了解他的动机,观察他的手段,洞察他
善柔通常被解释为口是心非笑里藏刀的坏人,大错,纯属牵强附会。
善柔,就是善良但是柔弱之人,换言之就是没有主张的老好人,受人欺负都不敢还口的人,类似唐僧、武大郎这样的人。
与这样的人交友,不仅没有任何益处,还会让自己也变得软弱可欺。
在孔子的心目中,大致高柴接近这样的性格。
便佞被解释为花言巧语的大忽悠,这个基本上就是本意了。
与大忽悠交友,没有安全感并且可能被忽悠进去。
孔子喜欢的君子是讷于言的,因此大忽悠肯定是损友。
孔子弟子中,什么人是大忽悠呢?刚入学时候的子贡,不过后来在孔子的教导下,子贡已经改了很多,在同学们之中说话已经很有分寸了。
在人际关系这方面,孔子的看法和想法都是非常现实的,意见都是很中肯的,决不会说“不要跟坏人交朋友”这类空话,而更多的是从性格的角度来说。
【现实解说】不跟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不等于就是藐视或者蔑视什么人,正常的人际交往是应该的,只是没有必要走得太近。
孔老师的说法,其实是很正确的。
19.45(9.25)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 【解析】这段话之所以放在这里,是要说明孔子判断交友不是以品德为唯一标准的,除了性格,还有能力。
要交,就交对自己有用的,能提高自己的人。
而不是对自己没有帮助的,让自己退步的人。
19.46(16.5)★★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
以礼乐调节自己为喜好,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喜好,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喜好,这是有益的。
喜好骄傲自夸,喜欢闲游,喜欢大吃大喝,这就是有害的。
” 【解析】字面简单,意思也简单,不需要太多的解说。
益者三乐是毫无疑问的,唱歌听音乐既快乐又提升素养,多说别人好话,别人会喜欢你,也算是品德高尚,多交有能耐有人品的朋友,今后的路子会宽很多。
损者三乐也不错,不过到今天有些变化,譬如佚游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驴友就乐在其中。
宴乐也是享受生活和结交朋友的方式,只要不过分,也没有什么问题。
【现实解说】益者三乐值得牢记,应该努力去做到。
19.47(2.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C哉?人焉?C哉?” 【译文】孔子说:“了解他的动机,观察他的手段,洞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