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灯
    武叔是来羞辱孔子的。

     孔子是很爱面子的人,这话当然要反驳,于是面带着笑容说:“没有啊,我没问题啊。

    你看,我的学问虽然没什么使用的地方,可是我经常拿出来温习,不是也很快乐?虽然在鲁国没几个朋友,可是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虽然没什么人了解我认同我,可是我不生气不恼火,我难道不是个君子吗?” 孔子的反驳是苍白的。

    首先,学习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在《论语》中就有,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子夏说了:学而优则仕。

    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出仕,就是为了当官当公务员,而不是拿来温习的。

    就像你买了电冰箱,却因为总是停电而不能用,只好用来当书柜,这不是很悲剧吗?孔子满腹经纶当不上公务员,只能不断地温习,不是很悲惨的事情吗?同样,身边没有朋友,只有远方的朋友偶尔顺道来看看,不是也很孤独吗?没有人认同你赏识你,你还怡然自得,只能说明你涵养好或者心理素质不错,不能说明你做人成功。

     所以,对于孔子来说,真正的快乐应该是当上高级公务员,把知识转化为权力;真正的快乐是周围有很多朋友,经常能够在一起喝酒聊天;真正的快乐是得到大家的认同和领导的赏识,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

    至于“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都只是无奈之下的自得其乐,都只是给自己一个台阶。

     所以,孔子的这段话充满了自慰、无奈和自嘲,他所说的快乐都是无可奈何的快乐,都是次一级的快乐,都不是他理想中的快乐。

     孔子的弟子中,真正得到第一等快乐的人是子贡和冉有,尤其是子贡。

    《论语》中叔孙武叔崇拜子贡而贬低孔子,就是因为他认为子贡是成功者,而孔子是失败者。

     现在我们知道,以这段话作为整个《论语》的第一段,其实是饱含深意的,因为这段话就是孔子一生的写照――人不知,而不愠(不受赏识);学,而时习之(学问没有用处,只能自我陶醉);有朋,自远方来(国内没什么朋友)。

     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的一生其实很失败。

     【现实解说】张王李赵四个大学同学毕业,张实力强横,进入外企当上白领;王父母给力,没毕业就内定政府公务员;李赵二人无路可去,双双考研,李考上和赵落选,待业在家。

     一年后再聚,张开车,王买单,李喝酒,赵抽烟。

    张说:“快哉,富贵人所欲也,老子有钱。

    ”王说:“快哉,学而优则仕,老子有权。

    ”李犹豫半晌,弱弱而言:“我……我……我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赵无言。

     盖茨的同学在酒吧遇上了乔布斯的同学,酒酣,大不忿,盖茨同学怒言:“我班没毕业的家伙成了世界首富,为什么?”乔布斯同学哀叹:“我班退学的家伙改变了世界,为什么?”酒吧老板笑言:“人家是学而用之,你们是学而时习之。

    ” 某人家,因为历史和非历史原因,街坊四邻不是冤家就是仇家,平时见面都不带打招呼。

    突然某日有网友跨省来访,大喜,奔走相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网友至家中,坐定,说:“大哥,收成不好,借点钱用用呗。

    ” 1.2(9.6)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

    ”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 【译文】太宰问子贡说:“孔夫子是位圣人吧?为什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