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关灯
    还唬了一大跳。

    直到王氏笑吟吟地和她解释了事情的前后,这才明白过来。

     明白了之后就满心欢喜了起来,与王氏絮絮叨叨:“果然是叫瞎子刘说着了罢!况且我以前也是场面上走过的,见过多少姐儿的面相,就没有一个越得过我们莺姐儿的。

    ” 这也是方婆子吹嘘的老一套了,不过在她孙辈的所有女孩子里,她确实最得意赵莺莺。

    至于原因,和算命的结果并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她是先宠爱这个孙女,才有后面算命的事的。

     非要说的刻薄一些,都是孙女儿,何以分得出一个上下高低?只有两样,一个是情分,另一个是她看到了孙女们的前程。

     她到底是跟着赵吉一家吃饭的,即使另外两个儿子有些孝敬,但也远远比不上赵吉的奉养。

    所以她一直都是帮着赵吉和王氏做些事。

    包括带一带小儿子家的几个孙子孙女。

    虽然大儿子和二儿子家的也偶尔搭把手,但绝没有专门带这一说。

     情分都是养出来的,莺莺兄弟姐妹几个甚至是方婆子抱在被子里戒的奶水,其他的堂姐妹能比? 另外就是长相了,虽然《女诫》、《女论语》之类的书上都说娶妻最好不要颜色太好的。

    甚至说妻子生的太好了,于丈夫不利。

    但现实就是男人家总是喜欢家里浑家生的好一些。

     所以女人一生的前程,大都在一张脸上。

     特别是赵家这样的,没有什么钱财家世,想要攀上一门好亲事,靠的只能是她们自己操持家里好不好,以及长相了。

     操持家里的种种技艺依靠的是后天学习,只要用心总不会太差。

    但一张脸只能是天生天给,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而小时候看底子就知道了,赵莺莺是堂姐妹里头生的最好的一个。

    就算不说什么‘绝色’‘过人’,但出众是算得上。

     因此方婆子一开始就觉得这个孙女将来一定有出息,比对别的孙女上心几分。

    这样几分地积累,到后来与别的姐妹差别就很明显了。

     因为是得意自己女儿,王氏虽听过好几遍了,耳朵都磨出了茧子,还是乐呵呵的。

     方婆子说着又看到王氏还有另外两份东西,知道这是要送到老大家和老二家的。

    心里喜欢她这份懂事,便不再留她,让她出去送东西。

     到了大房,宋氏当然欢欢喜喜。

    这可是白得了东西,她能不欢喜么!只是为了维持长嫂的风度,还要略推辞几句。

     王氏见大嫂宋氏既是想要,又要装作不在意的样子,内心也是好笑。

    不过她对这位大嫂还是挺喜欢的――妯娌之间的关系本就微妙,有那等亲如姐妹的,也有那种犹如仇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