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关灯
    赵蓉蓉小声与赵莺莺道:“大弟这个年纪的男孩子最费鞋脚了,做的再结实的鞋子到了他脚上也不经穿。

    他只当是自己的脚没得福气穿好鞋,也不同娘说要新鞋子。

    那几双旧鞋子都不成样子了――偏他还留下了一双好鞋,不做事的时候专在娘面前穿,娘忙起来也不怀疑。

    ” 可不要小看一双鞋,虽然用的都是零碎布料的样子,看上去不值钱。

    可是对贫寒人来说,一粒米、一缕麻都是值得珍惜的,何况是可以用来做鞋子的布头。

    再加上做鞋子也要费工夫,王氏忙碌织绸赚钱,赵蒙便懂事地这样瞒了下来。

     只是赵蓉蓉这个做大姐的心细,看出了这件事,正好今日有空。

    便在针线笸箩里翻找,凑出了做鞋子的料子,打算给自己心疼的大弟弟做一双新鞋。

     赵莺莺见赵蓉蓉正纳鞋底,便把要用来做鞋面子的布料翻出来。

    拿了针线道:“大姐姐,我来帮你做个鞋扇。

    ” 赵蓉蓉并不担心妹妹的针线,这时候女儿家从小学女红,而女红诸多手艺里最重的就是针线――学的早的有五六岁开始,迟的也在十岁之前。

    赵莺莺早就学了一年的针线了,做鞋子作为女红开蒙的东西,她早就会了。

     所谓‘纺织女红第一要务也,八岁学做小履,十岁以上即令纺绵、饲蚕、缫丝。

    十二以上习茶饭、酒浆、酱醋,十四以 分卷阅读17 -肉书屋 分卷阅读17 - 分卷阅读18 莺莺传作者:夏天的绿 分卷阅读18 莺莺传作者:夏天的绿 分卷阅读18 上学衣裳、织布、染醮,凡门内之事无所不精’,这是写在了天下教女儿的书里面的。

     学做女红,最早的就是先做鞋子。

    前人积累经验总结出来,就数这个最简单。

    这时候赵莺莺做的再好,也不会引来亲人的怀疑。

     果然赵莺莺描好了鞋扇,然后下手去做。

    赵蓉蓉看了一眼,赞道:“果然是莺姐儿,之前奶奶和外婆都夸过,说你有拿针线的天赋,我们一般比不上。

    ” 第14章 赵蓉蓉赞了一回赵莺莺的针线,却没有说什么――这就好比做最简单的活计,横着缝一个布口袋,学了几年针线的巧手是那个样子,才拿针几个月的小囡囡也是那个样子,这也做不出花儿来。

     此时王氏正在织机钱纺绸,手上不停,嘴上问两个凑在一起做针线的女儿:“你们两个在做些什么,也带契芹姐儿。

    可别让她只知道在巷子里疯,虽然才五岁,也该知道一点女孩子样儿。

    ” 王氏膝下三个女儿,大女儿蓉姐儿最是文静温顺,二女儿莺姐儿没有那么温顺,却也很沉静――其实这还好一些,她们将来也必定是在市井人家里讨生活的,似蓉姐儿一般,她心里还要忧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