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关灯
小
中
大
小说下载尽在---书香门第【布受天下】整理
书名:步步高嫁
作者:仙桃
文案
无良表哥背叛、克妻将军多情、好不容易遇见病弱才子一枚,半路被公主横刀夺爱。
一步一危机,一步一伤情,到底谁才是与她厮守一生的良人呢? 内容标签: 搜索关键字:主角:萧如梅、陈琦、陈展┃配角:杨元戎、潘邵煜、徐子航┃其它:宫斗 ☆、马志贤细说四世家 益州三台县马家村有个书生姓马名志坤,父母过世的早,跟着兄嫂过活。
兄长名叫马旺,娶了一房妻室,生了一儿一女。
家中有族田二十亩,也算是镇上的殷实人家。
马志坤自幼跟着兄嫂过活。
农忙下地干活,农闲山中放羊。
一年到头没有闲着的时候。
两家兄弟有一个伯父叫马原,是村里的教书先生,六十岁的年纪,身康体泰。
养了一子一女,儿子自幼习武,已经从军。
女儿年方十五,相貌清秀,知书达理。
马志坤经常拜会他的伯父,受其教导,夜间攻书,指望学有所成,不在受兄嫂欺负。
马原感其智念坚定,常常深夜教导他读书识字。
兜兜转转十几年年,这个马志坤已经长到十八岁。
从以前大字不识的放羊娃,长成如今才学出众的少年英才,当属异数。
正是初春农忙之时,马志坤白日帮着兄嫂打理家中田地,晚上去伯父马原家请教诗文。
马原每晚都会在书房等候他,十几年从不失约。
今日却为如约而至,马志坤如坐针毡。
夜已经交过子时,马原才从正房出来,朝马志坤道:“我昨日跟你说的话,你确定不反悔?”马志坤坦言道:“男儿志在四方,寒窗十载,为的是精忠报国。
不是为了贪慕虚荣,做懦夫行径?”马原盯着他摇头道:“既然你志在四方,我已经没有什么好教导你的了。
你回去吧!”马志坤跪在他身边道:“侄儿知道拒绝伯父提的婚事,叫伯父陷入两难。
可否取个折中的法子。
”马原见事情有转寰余地,看向他道:“什么折中之法?李家小姐虽神志混沌,也是富家千金,总不能委屈给你做妾吧!”马志坤立刻解释道:“小侄不是这个意思。
李家是医药世家,前些日子伯父重病,也多亏李老板细心医治,伯父的病才能好转。
伯父有意提携,侄儿心里明白。
”马志坤把话挑明,马原也不好强求于他了。
马志坤继续道:“侄儿也并非不想娶李家千金,也知道李家千金是为情所困,才会伤心过度,失了心神。
细心调养,也有望好转。
正因如此,侄儿才不好在李小姐神志混沌之时娶了她。
侄儿想着,先去京都谋求个官职,也可寻求名医为李家小姐治病。
等李家小姐病愈,在论及婚嫁。
倘若李小姐不反对,侄儿绝无意见。
”一番话虽是推辞不娶李家小姐,却说得冠冕堂皇。
马原不由侧目,扶起他坐下道:“你自小志向远大,虽受尽兄嫂欺凌,却意志坚定。
如今能说出这番话来,想必这个小小的三台县是留不住你的。
”马志坤谦逊道:“都是伯父教导的好。
”马原话锋一转道:“你可知京都四柱国都是那几家?”马志坤心中暗喜,伯父这是在考验他,若是回答的好,必会得其助力。
他细细思索道:“南夏初建,益州洛氏、江南徐氏、陆洲何氏、济州潘氏并尊为四大柱国。
”听了马志坤一番话,马原微微点头。
马志坤为马原倒了一杯茶,继续道:“斗转星移,数载已过。
洛氏作为四柱国之首,自洛皇后被废,渐渐衰败。
何氏私练兵马,机密外露,满门获罪。
当年开国功勋之家已去其二。
萧氏和宇文氏为后起之秀,与潘氏、徐氏并称新朝四大柱国。
”马原问道:“你觉得徐氏显赫至今,凭的是什么?” 马志贤道:“徐氏能在风云变化的京都城立足了几百年,显赫至今,凭的就是忠君之心。
” 马原在三点头道:“四大柱国,你属意哪家?”马志坤细细思索,以伯父清廉忠君的脾性,一定会属意徐家。
但是徐家权势日渐败落,不及潘氏权势鼎盛。
他私心想着投靠潘氏,为了迎合伯父,他却违心道:“侄儿想投靠徐家。
”一番话说得马原连连点头道:“我昔年游历京都时,曾在卫国公府上做过两年书吏。
现写封举荐信给你,也可叫你少走些弯路。
”马志坤听后连连感谢,当即为马原研磨。
马原一笔写就,把书信交给马志坤道:“伯父能为你做的只有这些了。
”马志坤趁机道:“侄儿有报国之心,却囊中羞涩。
”他作势将书信放回桌子上,马原道:“此事不难,伯父可赠你银两。
”马志坤跪下大礼参拜道:“伯父待侄儿犹如亲生,侄儿若是飞黄腾达,必不会忘记伯父大恩。
”马原扶起他,看看外面破晓的天色道:“回去告诉你兄嫂一声,打点好行装在上路。
”马志坤拜别马原,回到家途中暗暗思索道:“如今正是农忙之时,兄嫂知道他入京求官,定会没收银钱,阻止他入京。
”想到此处,他连兄嫂家门也未进,直接往京都而来。
太阳升起,马原之妻余氏从正房出来。
看到一夜未睡的马原不由责怪道:“怎么和志坤说了一宿的话。
”虽是责怪,却带着欣喜道:“志坤可是同意了李家的婚事?”马原摇头道:“以后不要在提起此事。
”余氏惊讶道:“李家愿以半数家产相送,他竟然不同意。
真是过惯了苦日子,享受不得半日富贵。
”马原道:“他并非池中之物,以后你见到他,不可在像从前一样呼来喝去的。
”余氏大字不识一个,哪里懂得这许多。
马原只是摇头,也不在过多解释。
带着无限憧憬,马志坤经过数日路程,终于抵达京都。
他找一家偏僻的客栈住下,休整一夜。
次日一早穿戴整齐前往潘府拜见潘丞相。
门房管事来旺见他穿着寒酸,嘲讽道:“丞相是何等身份,岂是你说见就能见的?”马志坤道:“丞相喜纳天下名士,在下不才,特来毛遂自荐。
”来旺道:“就凭你这身棉布青衫,也敢在这里大言不惭,说自己是有名之士,有谁会信呢?”马志坤道:“我有报国之志,有才学傍身,这些还不够吗?”来旺嘲笑道:“文银五百两,我给你通报!”马志坤眼内希冀暗淡,别说五百两,五十两他也拿不出。
来旺笃定他没有这么多银子,直接逐客道:“没钱就走人,别在这里晃悠。
”马志坤拂袖而走,暗讽道:“朱门愚仆多势力,有才无银莫进来。
”,马志坤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马志坤在京都逗留数日,身上银两也花用干净。
他对月自怜自叹道:“毛遂自荐无门路,寒酸潦倒度日难。
”迫于生计,马志坤买来纸笔作画。
心中想着京都繁华,一幅《盛世京都赋》跃然纸上。
他把书画挂在客栈正堂,期望高价卖出。
等了几日却无人问寻,他不暗自愁闷。
客栈伙计放下一盘青菜和两个馒头,见他终日苦闷,好心提醒道:“你的画技虽好,却远不及潘二公子。
靠卖画是挣不到银两的,还是另谋生计吧!”马志坤好奇心突起道:“还请小哥细细说来。
”活计见他这般礼貌,心下喜悦。
耐心讲道:“客官有所不知,这潘二公子是潘丞相爱子。
京都四才子之一的画仙是也。
”马志坤问道:“在下孤陋寡闻,敢问小哥四大才子是那几位?”活计惊讶道:“京都四才你都不知道,难怪郁郁不得志。
”马志坤压下心内不愤道:“还请小哥指教。
”活计道:“当朝太子,潘丞相府二公子,卫国公府大公子,南阳候府三公子被誉为京都四大才子。
”马志坤暗暗思索,他与京都四才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他只顾自伤自怜,却不知活计早已离去。
饭菜已经凉透,马志坤草草吃了饭菜。
却了无睡意,暗叹道:“明月悄然上楼头,落魄公子自哀怜。
空怀精忠报国志,苦无伯乐识英才。
” 烛泪尽,天已亮,红日照轩窗。
马志坤思索一夜,想出了接近潘世杰的法子。
既然见到潘世杰这般不容易,不如结交潘邵煜,通过他攀上潘世杰这棵大树。
想到这里,他重新把自己的画作挂在正堂出售,把原先的三十文银,改成三千文银。
这样一改,引来众多人的回顾。
众人议论此人好生狂妄自大,一幅字画,竟然要价三千文银,比一画千金的画仙潘二公子要价高出三倍。
京都四才齐聚潘府花园,本是赏景作画、品诗、下棋为乐。
潘邵煜一幅《京都烟云图》已经完成,他迫切的叫徐子航品评,好作诗一首。
徐子航却将画放到一边道:“有一件奇闻你们可知晓?”潘邵煜急切询问道:“什么奇闻?”徐子航:“坊间有一穷酸书生,画了一幅《盛世京都赋》,竟然要价三千两,你说他是不是痴人做傻事?”潘邵煜道:“比我这个画仙还狂妄,不如去见识一下?”他虽是说给众人听,目光却落在陈琦身上。
陈琦也想见识见识这个痴傻狂妄之徒。
微微点头同意。
☆、潘郎出行香满车 京都四才子论身份尊贵当属太子陈琦,论知名度当属潘邵煜。
四人乘坐潘邵煜特制的四驾并驱的大型马车。
雕花镶玉,白纱翻飞,引来路人驻足观看到这辆马车的人,都知道是画仙潘邵煜出行了,纷纷停下脚步观望。
四人透过白纱车幔看着车外翘首欢呼,人头攒动,闺阁少女暗把绣怕、香囊、鲜花投入车内。
徐子航伸手接住一个香囊道:“京都盛传‘潘府二郎君,出行花满车’名不虚传!”萧延庆伸手接住一支桃花道:“‘锦帕香囊花瓣雨,虏获芳心一箩筐’实至名归。
”潘邵煜解释道:“太子尊贵,世人难得一见。
子航从不高调出行,认识的人也不多。
延庆一心为国,很少在这上头花费心思。
也只有我喜欢招摇过市。
”谈笑间,马车出了人流拥挤的尚乐坊。
离开了官宦聚集之处,马车一直向平乐坊而来。
这里是贫民百姓聚集之地,一些来京都谋求名利的穷书生都住在这一带的客栈之中。
马车在悦来客栈门外停下。
众人只见华车内下来四个样貌俊朗,锦衣华冠的公子,纷纷猜测是何人到了。
有人宝盖华车的欣喜道:“是画仙潘二公子到了。
”众人的目光齐齐落在四人身上,纷纷猜测那位才是潘二公子。
徐子航当先一步,在那幅标价三千文银的画作上题诗:“一画三
一步一危机,一步一伤情,到底谁才是与她厮守一生的良人呢? 内容标签: 搜索关键字:主角:萧如梅、陈琦、陈展┃配角:杨元戎、潘邵煜、徐子航┃其它:宫斗 ☆、马志贤细说四世家 益州三台县马家村有个书生姓马名志坤,父母过世的早,跟着兄嫂过活。
兄长名叫马旺,娶了一房妻室,生了一儿一女。
家中有族田二十亩,也算是镇上的殷实人家。
马志坤自幼跟着兄嫂过活。
农忙下地干活,农闲山中放羊。
一年到头没有闲着的时候。
两家兄弟有一个伯父叫马原,是村里的教书先生,六十岁的年纪,身康体泰。
养了一子一女,儿子自幼习武,已经从军。
女儿年方十五,相貌清秀,知书达理。
马志坤经常拜会他的伯父,受其教导,夜间攻书,指望学有所成,不在受兄嫂欺负。
马原感其智念坚定,常常深夜教导他读书识字。
兜兜转转十几年年,这个马志坤已经长到十八岁。
从以前大字不识的放羊娃,长成如今才学出众的少年英才,当属异数。
正是初春农忙之时,马志坤白日帮着兄嫂打理家中田地,晚上去伯父马原家请教诗文。
马原每晚都会在书房等候他,十几年从不失约。
今日却为如约而至,马志坤如坐针毡。
夜已经交过子时,马原才从正房出来,朝马志坤道:“我昨日跟你说的话,你确定不反悔?”马志坤坦言道:“男儿志在四方,寒窗十载,为的是精忠报国。
不是为了贪慕虚荣,做懦夫行径?”马原盯着他摇头道:“既然你志在四方,我已经没有什么好教导你的了。
你回去吧!”马志坤跪在他身边道:“侄儿知道拒绝伯父提的婚事,叫伯父陷入两难。
可否取个折中的法子。
”马原见事情有转寰余地,看向他道:“什么折中之法?李家小姐虽神志混沌,也是富家千金,总不能委屈给你做妾吧!”马志坤立刻解释道:“小侄不是这个意思。
李家是医药世家,前些日子伯父重病,也多亏李老板细心医治,伯父的病才能好转。
伯父有意提携,侄儿心里明白。
”马志坤把话挑明,马原也不好强求于他了。
马志坤继续道:“侄儿也并非不想娶李家千金,也知道李家千金是为情所困,才会伤心过度,失了心神。
细心调养,也有望好转。
正因如此,侄儿才不好在李小姐神志混沌之时娶了她。
侄儿想着,先去京都谋求个官职,也可寻求名医为李家小姐治病。
等李家小姐病愈,在论及婚嫁。
倘若李小姐不反对,侄儿绝无意见。
”一番话虽是推辞不娶李家小姐,却说得冠冕堂皇。
马原不由侧目,扶起他坐下道:“你自小志向远大,虽受尽兄嫂欺凌,却意志坚定。
如今能说出这番话来,想必这个小小的三台县是留不住你的。
”马志坤谦逊道:“都是伯父教导的好。
”马原话锋一转道:“你可知京都四柱国都是那几家?”马志坤心中暗喜,伯父这是在考验他,若是回答的好,必会得其助力。
他细细思索道:“南夏初建,益州洛氏、江南徐氏、陆洲何氏、济州潘氏并尊为四大柱国。
”听了马志坤一番话,马原微微点头。
马志坤为马原倒了一杯茶,继续道:“斗转星移,数载已过。
洛氏作为四柱国之首,自洛皇后被废,渐渐衰败。
何氏私练兵马,机密外露,满门获罪。
当年开国功勋之家已去其二。
萧氏和宇文氏为后起之秀,与潘氏、徐氏并称新朝四大柱国。
”马原问道:“你觉得徐氏显赫至今,凭的是什么?” 马志贤道:“徐氏能在风云变化的京都城立足了几百年,显赫至今,凭的就是忠君之心。
” 马原在三点头道:“四大柱国,你属意哪家?”马志坤细细思索,以伯父清廉忠君的脾性,一定会属意徐家。
但是徐家权势日渐败落,不及潘氏权势鼎盛。
他私心想着投靠潘氏,为了迎合伯父,他却违心道:“侄儿想投靠徐家。
”一番话说得马原连连点头道:“我昔年游历京都时,曾在卫国公府上做过两年书吏。
现写封举荐信给你,也可叫你少走些弯路。
”马志坤听后连连感谢,当即为马原研磨。
马原一笔写就,把书信交给马志坤道:“伯父能为你做的只有这些了。
”马志坤趁机道:“侄儿有报国之心,却囊中羞涩。
”他作势将书信放回桌子上,马原道:“此事不难,伯父可赠你银两。
”马志坤跪下大礼参拜道:“伯父待侄儿犹如亲生,侄儿若是飞黄腾达,必不会忘记伯父大恩。
”马原扶起他,看看外面破晓的天色道:“回去告诉你兄嫂一声,打点好行装在上路。
”马志坤拜别马原,回到家途中暗暗思索道:“如今正是农忙之时,兄嫂知道他入京求官,定会没收银钱,阻止他入京。
”想到此处,他连兄嫂家门也未进,直接往京都而来。
太阳升起,马原之妻余氏从正房出来。
看到一夜未睡的马原不由责怪道:“怎么和志坤说了一宿的话。
”虽是责怪,却带着欣喜道:“志坤可是同意了李家的婚事?”马原摇头道:“以后不要在提起此事。
”余氏惊讶道:“李家愿以半数家产相送,他竟然不同意。
真是过惯了苦日子,享受不得半日富贵。
”马原道:“他并非池中之物,以后你见到他,不可在像从前一样呼来喝去的。
”余氏大字不识一个,哪里懂得这许多。
马原只是摇头,也不在过多解释。
带着无限憧憬,马志坤经过数日路程,终于抵达京都。
他找一家偏僻的客栈住下,休整一夜。
次日一早穿戴整齐前往潘府拜见潘丞相。
门房管事来旺见他穿着寒酸,嘲讽道:“丞相是何等身份,岂是你说见就能见的?”马志坤道:“丞相喜纳天下名士,在下不才,特来毛遂自荐。
”来旺道:“就凭你这身棉布青衫,也敢在这里大言不惭,说自己是有名之士,有谁会信呢?”马志坤道:“我有报国之志,有才学傍身,这些还不够吗?”来旺嘲笑道:“文银五百两,我给你通报!”马志坤眼内希冀暗淡,别说五百两,五十两他也拿不出。
来旺笃定他没有这么多银子,直接逐客道:“没钱就走人,别在这里晃悠。
”马志坤拂袖而走,暗讽道:“朱门愚仆多势力,有才无银莫进来。
”,马志坤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马志坤在京都逗留数日,身上银两也花用干净。
他对月自怜自叹道:“毛遂自荐无门路,寒酸潦倒度日难。
”迫于生计,马志坤买来纸笔作画。
心中想着京都繁华,一幅《盛世京都赋》跃然纸上。
他把书画挂在客栈正堂,期望高价卖出。
等了几日却无人问寻,他不暗自愁闷。
客栈伙计放下一盘青菜和两个馒头,见他终日苦闷,好心提醒道:“你的画技虽好,却远不及潘二公子。
靠卖画是挣不到银两的,还是另谋生计吧!”马志坤好奇心突起道:“还请小哥细细说来。
”活计见他这般礼貌,心下喜悦。
耐心讲道:“客官有所不知,这潘二公子是潘丞相爱子。
京都四才子之一的画仙是也。
”马志坤问道:“在下孤陋寡闻,敢问小哥四大才子是那几位?”活计惊讶道:“京都四才你都不知道,难怪郁郁不得志。
”马志坤压下心内不愤道:“还请小哥指教。
”活计道:“当朝太子,潘丞相府二公子,卫国公府大公子,南阳候府三公子被誉为京都四大才子。
”马志坤暗暗思索,他与京都四才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他只顾自伤自怜,却不知活计早已离去。
饭菜已经凉透,马志坤草草吃了饭菜。
却了无睡意,暗叹道:“明月悄然上楼头,落魄公子自哀怜。
空怀精忠报国志,苦无伯乐识英才。
” 烛泪尽,天已亮,红日照轩窗。
马志坤思索一夜,想出了接近潘世杰的法子。
既然见到潘世杰这般不容易,不如结交潘邵煜,通过他攀上潘世杰这棵大树。
想到这里,他重新把自己的画作挂在正堂出售,把原先的三十文银,改成三千文银。
这样一改,引来众多人的回顾。
众人议论此人好生狂妄自大,一幅字画,竟然要价三千文银,比一画千金的画仙潘二公子要价高出三倍。
京都四才齐聚潘府花园,本是赏景作画、品诗、下棋为乐。
潘邵煜一幅《京都烟云图》已经完成,他迫切的叫徐子航品评,好作诗一首。
徐子航却将画放到一边道:“有一件奇闻你们可知晓?”潘邵煜急切询问道:“什么奇闻?”徐子航:“坊间有一穷酸书生,画了一幅《盛世京都赋》,竟然要价三千两,你说他是不是痴人做傻事?”潘邵煜道:“比我这个画仙还狂妄,不如去见识一下?”他虽是说给众人听,目光却落在陈琦身上。
陈琦也想见识见识这个痴傻狂妄之徒。
微微点头同意。
☆、潘郎出行香满车 京都四才子论身份尊贵当属太子陈琦,论知名度当属潘邵煜。
四人乘坐潘邵煜特制的四驾并驱的大型马车。
雕花镶玉,白纱翻飞,引来路人驻足观看到这辆马车的人,都知道是画仙潘邵煜出行了,纷纷停下脚步观望。
四人透过白纱车幔看着车外翘首欢呼,人头攒动,闺阁少女暗把绣怕、香囊、鲜花投入车内。
徐子航伸手接住一个香囊道:“京都盛传‘潘府二郎君,出行花满车’名不虚传!”萧延庆伸手接住一支桃花道:“‘锦帕香囊花瓣雨,虏获芳心一箩筐’实至名归。
”潘邵煜解释道:“太子尊贵,世人难得一见。
子航从不高调出行,认识的人也不多。
延庆一心为国,很少在这上头花费心思。
也只有我喜欢招摇过市。
”谈笑间,马车出了人流拥挤的尚乐坊。
离开了官宦聚集之处,马车一直向平乐坊而来。
这里是贫民百姓聚集之地,一些来京都谋求名利的穷书生都住在这一带的客栈之中。
马车在悦来客栈门外停下。
众人只见华车内下来四个样貌俊朗,锦衣华冠的公子,纷纷猜测是何人到了。
有人宝盖华车的欣喜道:“是画仙潘二公子到了。
”众人的目光齐齐落在四人身上,纷纷猜测那位才是潘二公子。
徐子航当先一步,在那幅标价三千文银的画作上题诗:“一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