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关灯
    李家在城西,杨家在城北,这一路上光嫁妆就过了三个时辰才完事。

    杨元戎在热孝期间,不能出府迎亲。

    为表诚意,杨夫人命杨元朗代弟迎亲。

    花轿在府门口停下,上来搀扶新娘的不是丫鬟,而是两个壮实的婆子。

    众人都感到惊讶,李家的人却浑不在意。

    扶着李小姐进了院子,一行人从碧溪桥走过。

    李家小姐却似发疯一般,甩开钳制她的婆子,掀了盖头下了桥,顺着荷花池边狂奔而去。

    婆子跑着追赶她,喊道:“小姐危险!”李家小姐一边跑一边喊:“周郎,我来了。

    ”婆子眼睁睁看着自家小姐跳进荷花池。

    杨元朗这边命人把新娘子捞上来,可惜人已经断气了。

     原来这李家小姐早年曾定过一门亲事。

    男方文武双全,从军之后战死沙场。

    李家小姐忽听噩耗,竟然一病不起。

    李家是医药世家,虽救活了女儿的命,却也因高烧而烧坏了脑子。

    竟从此变的疯疯癫癫起来。

     经过这两次娶亲,新娘都在成婚当天死去。

    杨元戎克妻的名声已经传遍益州城,在没有人家愿意把女儿嫁给他。

    杨夫人整日筹措不安,眼看百日孝期已经过来大半,若不能为杨元戎娶亲,就要在等上三年。

    她每日都梦见辛姨娘向她索命,看到杨元戎心里就发憷,是一刻也不想在见到他了。

     杨夫人叫了马氏,商议道:“这件事变得越来越棘手了,这可怎么办是好?”马氏道:“我娘家有个堂妹,也是父母刚过世,正要许配人家。

    他们两个正好凑一对。

    ”杨夫人点头道:“那就有劳你多费心了。

    ” 原来这马氏早年因为家中贫困,父母才将她买给杨夫人娘家做丫鬟。

    虽是活契,马氏嫁给秦牧之后,仍旧服侍杨夫人,帮忙料理杨府内务。

    她娘家住在三台县,家中父母已经亡故,哥嫂带着一双儿女过活。

    她这个堂妹是大伯家的小妹子,今年十五岁。

    大伯马原虽有一个儿子,头些年参军战死了。

    今夏得了重病,拖延到现在一命呜呼了。

    妻子因不满侄子三旺抢占租屋田地,连气带吓,竟也病死了。

    留下一个女儿马翠莲,这马翠莲还未许配人家。

    马旺只想着争夺家财,可不想平白多张嘴养着。

    更何况如今秋粮为下来,家中粮食多半高价卖出,守着银子没粮食,一家人陷入无粮危机。

     这马翠莲在热孝期间,也无法议亲。

    两口子正为此事发愁,正好自家妹子马氏来访。

    说明来意,三个人商量之后,由马氏出面对马翠莲道:“好妹子,姐姐我给你找的这户人家,可是益州首富杨家的三公子。

    人品样貌是一流的,你嫁过去总比守着这座空房子要强。

    ”这马翠莲的父母是被马旺间接逼死,又怎肯听他们的话乖乖嫁人。

    马氏见她不同意,也没了商量的意思。

    直接找了两个婆子把她绑了,赶着马车连夜进了杨府。

    杨夫人见了马翠莲的样貌,竟是个美人儿。

    马氏解释道:“奴婢家大伯早前是个教书先生,养出来的女儿也是知书达理的。

    ”杨夫人皱眉道:“倒是便宜了他。

    ”马翠莲看着杨夫人道:“翠莲看杨夫人也是个明理之人。

    翠莲有一事不得不如实相告。

    今秋,皇上命各州府选送良家子入京。

    家父已经把我的名字上报州府衙门,我已经是在册的良家子。

    若是夫人硬要我嫁给三公子,这强娶良家子的罪名,可不是花些银两就摆平的事情。

    ”几句话说的杨夫人变了脸色,马翠莲继续道:“我劝夫人还是派人把我送去州府衙门为好。

    ”杨夫人也知道轻重,立刻命人给马翠莲松绑,派了几个嬷嬷相陪,命二门小厮套了马车送马翠莲去州府衙门。

    原来马翠莲的父亲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害怕女儿被马旺夫妻祸害,才出此下策。

    将女儿送进内宫,依照女儿的聪明才智,必定能为自己找一个好的归宿。

     杨夫人送走马翠莲,朝马氏责怪道:“你也不问清楚,幸好没有出什么大事。

    否则整个杨家都要被连累了。

    ”马氏也后知忽觉道:“都是奴婢设想不周。

    ”经过这几次给杨元戎娶亲失败,杨夫人更加心烦意乱。

    总觉得是辛姨娘在天有灵,阻拦着她一样。

     你道马旺夫妻哪里来的胆子敢霸占马原家财?原来是马志坤给他们出的主意。

    这马志坤在京都投靠潘世杰,却遭到徐谦一党的诋毁。

    马原得知他没有遵照自己的意思投靠徐谦,多次写信叫他改投门派。

    并叫儿子马志贤向他施压。

    这马志贤正好随着宇文贺入京述职,得知了马志坤的所作所为,十分不耻!马志坤是表面应承,暗中却挑拨潘邵成和马志贤决斗。

    借潘邵成之手把他除去。

    为了防止马原知道真相,伺机报复。

    他借着回乡祭祖之名,挑拨马旺争夺马原家产。

    活活把马原夫妇气死,原想着叫马旺夫妇把马翠莲发卖了。

    马旺夫妇怕左邻右舍说长道短坏了名声,不好给儿子去媳妇。

    竟没有听从马志坤的提议。

    马志坤躲在暗处,看着马旺按照自己的计划把马原一家迫害干净。

    当天写了状纸给三台县衙,状告马旺夫妇抢夺家财,逼死人命。

    马旺夫妇后知后觉,悔不该听信马志坤的话,妄作刀剑之徒。

    马志坤朝着马旺夫妇说出自己的肺腑之言道:“这就叫做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你们有这样的下场,也是贪心不足所致。

    ”马旺看着马志坤道:“你我好歹是兄弟,家中在穷也没有把你发卖为奴。

    你一点恩德也不念吗?”马志坤冷言道:“哥哥留下我,图的是多一个劳力。

    你当我真的不计前嫌,我可没有你们想的那样大度。

    ”平常受够了他们的欺压,如今终于出了一口气。

    看着他们被关进牢房,等待处斩,马志坤心内一阵畅快。

    他把马旺、马原的房屋地契全部变卖,带着得来的银钱返回京都。

     ☆、姻缘自有天定 马氏知道自家哥哥惹上官司,忙叫秦牧出去打探缘故。

    秦牧打探之后,知道是马旺得罪马志坤所致。

    回去后只叫马氏准备吃食,好好送马旺夫妇一程,却只字不提救人之事。

    被马氏逼迫的狠了,秦牧才道:“他们自己造孽,就该想到天理报应。

    写状纸告他们的是在京都做参议的马志坤。

    自古有言,民不与官斗!更何况我们是奴才,连良民都不是。

    ”秦牧是杨家家生的奴才,不以为奴为耻。

    更何况杨严待他不错,吃喝用度和府里的半个主子没什么两样。

    马氏却是成年后被买为奴的,对为奴为婢被人轻视很是在意。

    听了秦牧的话,更加伤感起来。

     撇开给杨元戎议亲的事情不提,到有一件喜事值得高兴。

    杨严按照陈展的交代找到潜藏在益州民间的马三良。

    这个马三良便是给徐若晴五石散的御医,在京都呆不下去了才会来益州。

    受陈展所托,给杨元靖开了治病药方。

    杨元靖吃了数日,身子渐渐好转。

    杨夫人见他脸色红润,身体也有了力气,不在绵软无力了。

    心下高兴,封了一千两的银子给马三良作为酬金。

    马三良在杨府住了数日,看着杨元靖身子已经好了大半,决定请辞。

    嘱咐杨夫人找方抓药,不出百日,杨元靖的病根便会清楚。

    杨夫人千恩万谢不在话下。

     杨元靖知道自己的病有了好转,心情也好了起来。

    杨夫人想着杨元靖也到了成婚的年纪,把李宁叫到身边。

    含蓄的道:“这几年你住在杨府,姑母是把你当亲女儿看待。

    你和元靖是一起长大的,姑母想你们永远在一起。

    ”李宁低着头,手搅着手帕,沉默不言。

    杨夫人的话很明确,叫她嫁给元靖。

    可元靖是个病秧子,不是她的良配。

    虽有神医救治,难免旧病复发。

    若是回绝杨夫人,把她得罪了,吃亏的还是自个儿。

    不但杨家待不下去,回到京都也无亲人依靠,被叔伯胡乱嫁人,也非她所愿。

    她很是纠结,自幼父母双亡,若是活着的时候为她定下婚事到也罢了,如今可叫她怎么办才好?她的脑海中想起杨元戎,怎么把他给忘了。

    杨夫人得不到李宁回话,以为她默认了。

    看着李宁越发亲切道:“我个你姑父商量后,早早的把你们的婚事办了。

    也好冲一冲这府里的晦气。

    ”李宁依旧沉默不语,杨夫人又给了她一些头面首饰才叫她退下。

     李宁出了杨夫人的正房一路来到钟翠楼。

    杨元戎正在院子里练武,看到她过来。

    收了剑道:“阿宁,你怎么过来了?”李宁朝杨元戎哭诉道:“姑母要我嫁给元靖,可我不喜欢他。

    ”李宁在杨府多年,杨夫人都不曾委屈她分毫,目的早就昭然若揭了。

    那是把她当元靖未来媳妇培养。

    想到此处,又不由为她难过。

    同样是被杨夫人逼迫成婚,杨元戎生出同病相怜之感。

    他朝李宁开玩笑道:“若是不想嫁给元靖,那就嫁给我好了。

    ”李宁没有恼羞成怒,反而抓住他的手道;“此话当真?”杨元戎愣怔片刻道:“当然是假的。

    你嫁给我,跟我出府单过,那是半分银钱也捞不着。

    我怕…”李宁截断他的话道:“我愿意跟着你过苦日子。

    我会织布染丝,会绣花做针线,绝对不会拖累你。

    ”杨元戎认真道:“莫说我如今落魄了,即便我还是以前那个万千宠爱的杨家三少爷,我也不能娶你。

    ”李宁神色黯然道:“为什么?”杨元戎道:“我的心早就给了别人,不能在给你了。

    ”李宁拦住他的去路道:“是因为放不下雪莹对吗?既然如此难以割舍,为何不娶她?”李宁一语道破杨元戎的苦衷。

    杨元戎却越过她,朝钟翠楼外而去。

     他出了院子,漫无目的的走着。

    出了碧春园,却又老夫人身边的嬷嬷过来训他道:“三少爷叫奴婢好找,老夫人有请。

    ”杨元戎眉头一皱,不知道老夫人找他何事?他一路到了老夫人的正房,不成想杨严也在。

    他朝老夫人和杨严请安道:“给祖母和父亲请安。

    ”杨严吃着茶没说话,老夫人朝杨元戎道:“坐到祖母身边来。

    ”杨元戎思量一下,在身侧的椅子上坐下。

    老夫人对他的举动没有意外,仍含笑道:“正和你父亲说起你的婚事。

    雪莹和你年龄相仿,你们又是青梅竹马,正好配成一对。

    ”老夫人经不住王雪莹哭求,才说动杨严,叫来杨元戎好促成他们两人的婚事。

    杨元戎听了杨老夫人的的话,竟没有半点喜色,拒绝道:“守孝期间不能娶亲。

    若等上三年,怕是耽误了雪莹的青春。

    祖母还是为她另寻良人吧!”老夫人的脸色垮下来,为了王雪莹,她决定耐心规劝。

    忍下怒气。

    看向杨元戎道:“你和雪莹成婚,祖母允许你学着打理杨家产业。

    即使做继任家主也是有可能的。

    ”杨元戎摇头道:“恕孙儿难以从命。

    ”老夫人这边气的面色铁青,还未发作。

    杨严那边却摔了茶杯骂道:“糊涂东西!给你绿豆偏捡芝麻。

    今日非得教训教训你不可。

    ”杨元戎跪在厅上,低着头等着杨严发火。

    杨严唤来秦牧拖着杨元戎去外面打板子。

    吩咐秦牧道:“给我往死里打。

    ”要搁在以前,下人的板子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如今杨元戎落难了,都恨不得落井下石。

    那板子却是实实在在的打在杨元戎身上,即使痛的心胆俱裂,他也咬牙挺着不发出一声喊叫。

    王雪莹刚才躲在屏风后面,知道听见杨严发火要打杨元戎板子,才从屏风后面出来朝老夫人和杨严求情。

    杨严绷着脸不说话,老夫人经不住王雪莹哭求,吩咐家仆停止廷杖。

    杨严也顺着台阶而下吩咐秦牧找人抬了杨元戎回钟翠楼,请郎中治伤。

     杨元戎宁愿挨板子也不肯娶王雪莹,他是恨透了老夫人诬陷辛姨娘。

    连带着也恨上了王雪莹。

    王雪莹做了补汤来到周翠楼,却迟迟不肯进去。

    恰巧李宁过来探望杨元戎,王雪莹托李宁把补汤拿给杨元戎,并嘱咐她道:“你把补汤送进去只别提是我做的,免得他多心不肯喝。

    ”李宁接过补汤道:“你的估计我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