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关灯
    陈琦回到寝殿歇下,满脑子想的都是萧如梅的笑颜。

    手腕上的鸳鸯铜铃手链,在夜色中发出荧光,那铜铃表面涂了一层薄薄的荧光粉,如玉的光晕,照的床帐内一片光亮。

    铜铃上的字迹清晰可见,陈琦默念道:“白首不相离。

    ”第一次见到萧如梅,是在佛缘庵正殿,萧如梅抽中一个签文,她微皱着眉头看签文。

    陈琦扫了一眼,已经把签文记在心里:‘一生孤苦如浮萍,几段情缘半世伤。

    半老徐娘半世缘,回归田园才是真。

    ’竟是一支下下签,一波三折的命运。

    他看着她一连摇了三次签,竟然都是下下签。

    看着她沮丧的离开正殿,走上拱桥,目光落到菩提树上。

    当时正是午后,阳光毒辣刺目。

    菩提树的叶子无精打采的挂在树梢。

    萧如梅把精心编制的手链放到树枝上,为了显示诚心,她特意对着菩提树拜了三拜。

    似所有闺中少女一样,渴望得到一段美好姻缘。

    来佛缘庵求姻缘的人都会选一个双日过来,那天却是六月初三。

    佛缘庵拜佛求姻缘的人几乎没有。

    她的虔诚感动了他,似乎不想叫她心愿成空,他把自己怀里的铜铃仔细的系在那对手链上。

    民间有结绳为链,系铃定情的风俗。

    风波亭内一曲琴箫合奏,竟叫他如遇知己一般。

    他把鸳鸯铜铃手链小心的放入枕下,慢慢进入梦乡。

     第二日晚上,福安领着新上任的司衣女史进来,恰是上次给陈琦露夜送衣的杨元淑。

    听到杨元淑参拜请安之声,陈琦回身望着她道:“起来吧!在东宫没有那么多规矩,不必过于拘束。

    ”杨元淑退至一侧,等着陈琦吩咐。

    陈琦朝福安道:“沐浴更衣的差事还是你伺候吧!”福安应诺,更在陈琦身后进了尽房。

     杨元淑默默退出正殿,殿外的太监朝她低声道:“冯总管要见姑娘。

    ”杨元淑跟着小太监来到东宫外的竹林。

    冯昌从竹叶掩盖下露出身影来。

    杨元淑朝冯昌请安道:“拜见义父。

    ”冯昌一改往日冷淡的表情,亲自扶起她道:“我把你调入东宫,可是随了你的心愿。

    不可在像上次宫宴上那样,枉费我的一片苦心。

    ”杨元淑故意跌倒,她的小心思满不了冯昌。

    若非气愤她不成器,也不会把她流放到针工局为奴。

    杨元淑朝冯昌承诺道:“针工局一段时日,已经磨练了元淑的脾性。

    再不会像从前一样任性妄为了,请义父放心!”冯昌朝她微微点头道:“你能引起太子的注意,着实废了不少功夫。

    以后也不要做些轻浮违矩的事情,惹太子厌恶。

    ”杨元淑垂首道:“有前面四个司衣女史为鉴,元淑懂得轻重。

    ”东宫司衣女史借职责之便变着花样邀宠太子,此事在宫内已经不是隐秘。

    陈琦守身自持,勤俭持度的名声不是白得的。

    对于献媚邀宠之人轻则发配浣衣局为奴,重责赶出宫外。

     杨元淑拜别冯昌,提着宫灯回到宁安殿。

    正殿的烛火已经熄灭,福安带着宫女宦官陆续从殿内退出。

    陈琦晚间入睡从不许外人靠近,连福安也不例外。

    杨元淑正要回住所歇下,却又太子妃身边的掌事宫女素秋送了一碗汤药过来。

    杨元淑跪在地上,双手颤抖着接下汤药,却不立刻喝下。

    素秋朝她道:“这是东宫的规矩,但凡新来的司衣女史都必须喝下太子妃赐下的汤药。

    ”杨元淑把药泼到地上道:“请恕奴婢恕难从命。

    ”素秋早意料到她的反应。

    又吩咐跟随的小太监把备用的汤药端过来,强逼着杨元淑喝下汤药。

    杨元淑挣扎着,无奈身子被两个高太监控制住。

    素秋捏着她的下巴将汤药灌下去,太监放开杨元淑,任由她倒在地上。

    素秋带着人回去复命,徒留杨元淑一个人仰躺在地上,双眼望着半空中的月亮出神。

    素秋虽没有明说给她喝的是什么药,以她的聪明才智,早已猜出大概。

    必是杜绝女子怀孕的汤药无疑。

    她从地上爬起来,扣着嗓子把喝进去的汤药吐出来,连今晚的晚饭也一并吐出来。

    她喘着气道:“我不会屈服的。

    ”她扶着廊柱回到宫女安歇的下房歇下。

     ☆、喜册封如珍入宫 南民北迁的计划终于有了完善的雏形,经过几月的深刻研讨。

    陈显决定由颇得江南民心的陈琦总管移民事宜,由潘邵成、马志坤协同办理。

    陈琦当殿接下圣旨,决定于三月十七动身去江南。

    这日一下朝他把潘邵煜叫到宣正殿外的被人处道:“此次难民北迁的事情,少则三四月,多则半年。

    如梅那边你帮我留意着,若有书信直接快马送去驿馆。

    ”潘邵煜道:“知道殿下要交代这件事,臣早就做好准备了。

    殿下一日不回,臣便看护表妹一日,绝不叫她有任何闪失。

    ”陈琦放下心事道:“有劳你费心了。

    ” 萧如梅从佛缘庵回到梧桐苑,每日饲花种草。

    将荒废许久的小院子打理的井井有序。

    经过春雨的冲刷,院子里四处散发着浓绿的气息。

    秋彤拿着剪刀在院子里修剪花草。

    萧如梅走到秋彤身边道:“修剪花枝和修剪心中的杂枝是一个道理。

    要懂得取舍得失,剪掉枯枝败叶才不至于毁了整株花卉。

    ”秋彤的心事萧如梅早已知晓,她好意点心秋彤。

    好叫她从悲痛中走出来,重新接纳新的感情。

    秋彤手里的剪刀一顿,刻意掩饰的笑容破裂。

    萧如梅将五支玫瑰花样式玛瑙簪子递给秋彤道:“这是你那日打碎的红玛瑙镯子。

    我请聚宝斋的雕花师父做了五支玫瑰簪子。

    秋彤瞅着萧如梅手里的簪子,簪头是一朵盛开的玫瑰花,晶莹剔透。

    簪柄是用金箔打造的,花托也是金色的。

    萧如梅见她迟迟不肯拿着,将簪子硬塞给她道:“我希望你的心也如同碎掉的玛瑙镯子,经过雕刻打磨,重新焕发光彩。

    ”秋彤眼里韵满泪水,朝萧如梅道:“奴婢不会辜负小姐的劝导。

    日后一定会活得像玫瑰簪子一样璀璨夺目。

    ”了却一件心事,秋彤的脸上重新散发光彩。

    她拿着花铲和萧如梅一起给新栽种的金银花松土。

     秋兰一早去萧夫人正房领取月例银子,不但受了诸多刁难,连月例银子也没有领到手。

    她空着手朝梧桐苑而来,半路遇见萧如珍训斥丫鬟秋叶。

    秋叶一向老实忠厚,却不得萧如珍喜欢。

    远远地就听见萧如珍训斥道:“什么样的主子□□出什么样的奴才,你打小跟着我,连察言观色都学不会。

    经常办事出错,让我在夫人面前丢尽脸面。

    有你这样的奴才,可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秋叶跪在萧如珍跟前道:“奴婢虽鲁笨,好歹对小姐忠心一片,求小姐不要赶奴婢走。

    ”必竟是自小跟着自己的人,听了秋叶的话萧如珍的气消了大半。

    叫她起来,又恨铁不成钢的道:“你若是有秋兰一半的精明机警,我就烧香拜佛了。

    ”秋叶朝萧如珍道:“秋兰姐姐伶牙俐齿,做事出挑又谨慎。

    就连夫人身边的秋菊姐姐都忌讳她三分,奴婢和她没有可比性。

    ”主仆两人正说着秋兰,可巧秋兰从她们身边路过。

    依照规矩朝萧如珍问安,萧如珍亲热的拉她起来道:“刚从正房出来?”秋兰答道:“正是。

    ”她惜字如金,萧如珍却并不打算放她走。

    瞅着她一身素色绣彩蝶翻飞的衣裙,头发松松挽着鬓,斜插一支绢花。

    清丽脱俗,美艳端庄。

    她夸赞道:“满府里也就你长得出挑,做事也谨慎。

    ”秋兰朝萧如珍谦逊道:“大小姐谬赞了。

    ”萧如珍盯着她道:“这身打扮太过素净,连头饰也太过简单。

    ”她说话间,从自己头上拔下一支玉簪子插到秋兰鬓间道:“这样才好看。

    ”秋兰也知道无功不受禄,急切的推辞道:“这样贵重的东西奴婢不能收。

    ”萧如珍笑言道:“良禽择木而栖。

    我这个二妹就是根木头,你跟着她不会有好出路的。

    不如跟着我吧!我日后入宫,带了你进宫。

    凭你的姿色,必然前途无量。

    即便无法选为嫔妃,做个女官,将来求了恩旨,许配朝中大臣做妻也是一条好出路。

    ”她的话点到为止,带着秋叶沿着悠长小径往北走了。

    留下秋兰站在原地若有所思。

    萧如珍递过来的橄榄枝若是接住了,等着自己的将是一条阳光大道。

    她一路走,一路思索着。

    想着萧如梅对自己真心相待,这份情谊着实难得,一路回到梧桐苑,心思越发烦乱起来。

    萧如梅和秋彤已经给一小片的金银花松完土,浇上水。

    看着秋兰神色恍惚的进来院子,萧如梅朝她喊道:“秋兰,怎么回来这样晚。

    午饭已经做好了,就等你了。

    ”秋兰似乎没听见一般,转身进了自己的屋子。

    萧如梅看到秋兰空手而回,已经猜到她必是在萧夫人那里受了委屈,连忙吩咐秋彤道:“想是在夫人那里受了气,你去看看她。

    ”秋彤应诺而去。

     秋兰正思索着萧如珍的话,秋彤走进来道:“小姐让我过来看看你。

    ”秋兰想起在萧夫人处受的闲气,同样是丫鬟,凭什么梧桐苑的丫鬟就比府里的丫鬟低了一等。

    连每月的工钱也短了五百钱。

    秋彤见她不说话,走到她身前规劝道:“我知道你心里不痛快。

    这些年我们跟着小姐虽过得艰苦,小姐对我们却亲如姐妹。

    就凭这份情谊,也值得我们舍命相随了。

    ”秋兰反驳道:“咱们小姐木讷孤僻,即便我们满心相助,她也不能扭转被欺压的命运。

    头几年年纪尚小,不通人情世故。

    这两年已经渐懂人事,还不曾为今后谋划。

    一味的听天由命,若是能有好归宿,当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她被萧如珍的的话一激,说出来隐藏内心的话。

    秋彤也有同感,对萧如梅虽有不满,却是认定了伺候她一辈子的。

    听了秋兰的的话,她也不打算劝说秋兰,目视着她道:“你能说出这番话,想必是找到下家了。

    我是励志伺候小姐一辈子的人。

    你若离去,趁早走吧!免得耽误了你的大好前程。

    ”被秋彤的话一刺激,秋兰越发不想呆在这里竟收拾了包裹道:“我现在就去向小姐告别。

    ” 秋彤也没有规劝,看着她挎着包裹进了萧如梅的正房。

    两个人在厢房的争吵,萧如梅也听了大概。

    见到秋兰进来,她朝秋兰道:“你要走,我不拦你。

    这里有五十两银子,是我平日攒下来的积蓄。

    就当是我给你的遣散费吧!”秋兰拒不肯收。

    萧如梅把银子塞进她手里道:“这是你应得的。

    ”秋兰手下银子,朝萧如梅磕头道:“小姐珍重!”萧如梅目送着秋兰离开,却好似失去身边一件最重要的东西一般。

    秋彤端着饭菜进来道:“小姐为了秋兰难过不值得,像这样背义弃主之人,即便有了新的主子,也不会真的把她当做心腹。

    无非是看着她有些心机,拿她挡枪使罢了。

    ”秋彤一语道破萧如珍拉拢秋兰的意图,萧如珍皱眉道:“这正是我所担心的。

    秋兰心气儿高,是不会甘心一辈子为奴为婢的。

    她被眼前的利益迷惑,早晚会自噬恶果。

    我劝不动她,只能叫她慢慢明白了。

    ”秋彤已经把饭菜摆好,萧如梅吃了几口,却又放下筷子。

     二门上的婆子走近院子,将一个锦盒递给秋彤道:“忠叔托我送来的。

    ”秋彤谢过那婆子,知道是‘潘邵煜’送给萧如梅的。

    她拿着锦盒走进内室,将锦盒交给萧如梅,自去外间收拾碗筷。

    萧如梅接过锦盒,轻轻开启。

    只见里面是一支翠玉雕刻的梅花簪子。

    她拿在手里把玩,戴在鬓间,对镜观看。

    又小心放到妆台上。

    锦盒里还有一封书信,萧如梅打开细看,只见上边写道:‘表妹安好,别后长思。

    杨柳岸,芳菲繁乱。

    共携手,缓步香茵。

    乱花飞絮里,绿妒轻裙。

    盼相会,八月中秋。

    携手同赏,丹桂飘香,槛菊盛放,秋景无限。

    ’ 萧如梅正看着书信暗自窃喜,忽听门外几声娇笑。

    她慌忙把书信小心的折起来,夹入《千金方》之内。

    起身出去查看,却见杨夫人身边的秋菊已经到了厅内。

    她朝萧如梅道:“二小姐赶紧收拾一下去前院,宫里有恩旨下达。

    ”秋菊慌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