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关灯
     耿菊花笑的就好像是一朵迎风绽放的秋菊,嗓门都拔高了许多,“杏子,村支书找你们登记完没?三十垧地,真是做梦一样啊!” 谢挺出声说,“妈,不是三十垧,是四十八垧。

    ” 耿菊花一下子就笑不出来了。

     “啥??????” “啥!!!!!!” “老三,杏子,你们要三等地了?那三等地能种个啥?种啥都长不了多少啊!” 耿菊花的嗓门震得陶娇杏和谢挺耳朵眼疼。

     陶娇杏只能把自己忽悠谢挺的话再搬出来,给耿菊花画了一通大饼,这才让耿菊花安心。

     耿菊花恍然大悟,“杏子考虑的有道理,老三身子有伤,种那么多地确实吃不消,搞养殖挺好的。

    ” “杏子,你放心养牛,让你爹闲的时候过来帮你们养牛,妈骑自行车给你们卖牛奶。

    好多人都同妈说也想买牛奶呢,可咱家那牛犊子产的奶就那么点儿,哪里够?多养几头就够了。

    ” 耿菊花回头把陶娇杏和谢挺的决定同老爷子谢秋安说了,老爷子虽然觉得这老三夫妻俩是在瞎闹,可是也知道谢挺的身子有伤做不了太多的农活儿,而且陶娇杏说的也有那么三两分道理,只能捏着鼻子认下。

     县城派来搞土地确权的人没让村里人翘着脖子等太久,第二天上午就来了。

     这次分地是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除了宅基地和路基地之外,基本上都给分成了三等地和二等地。

     想要二等地的人挤破头,要三等地的人寥寥无几。

     陶娇杏和谢挺夫妻俩这主动要了三十六垧三等地的人就好像是站在鸡群里的鹤,土地确权的人心里对这俩夫妻赞扬中带着些许的同情,分地的时候自然就偏颇了不少,甭管是二等地还是三等地,都是挑的最好的,还给选了一块儿连在一起的。

     第7章同行? 所有人都想要二等地不想要三等地,可二等地哪有那么多?三等地给谁不给谁?这就需要一碗水端平了。

     家家户户都别想只要二等地,三等地该分也得分,而且是平均分,谁都别想占国家的便宜。

     要是分的不公平一点,村里人都会大闹一场,搞土地确权的人不得不做了回端水大师。

     端水大师的最终结果,就是好多人家的地都是东一块西一块,至少都是两三块地。

     像陶娇杏和谢挺这样直接分到连成一大片的人家不是很少,而是根本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