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关灯
小
中
大
满月见闻
刘氏想给闺女做个隆重一些的满月酒,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小三做十二晌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
那一天刘氏的娘请了白仙姑来给小丫头测算八字,刘氏本来是邻村的人家,虽是普通的庄家人,但是家里有三个哥哥,祖上也有些田产,所以家道还算殷实。
至少这十里八乡的,刘家算是有些名号的,更兼,家里只得一个女儿,所以从小爹娘兄长甚爱。
可这刘氏却并不娇纵,一应家里地里的活计,都是一把好手。
且长的也体面,身子骨也健壮,所以及笄后,刘家的门槛,几乎都给说亲的媒婆踏破了。
可是这个刘氏做闺女时,虽然性子温柔随和,却是个极有主意的,而且看惯了三个哥哥的粗壮威武,更喜欢戏文里的斯文书生。
当然这个心思,姑娘家是断断说不出口的,只是对来求亲的,都不应就是了。
一开始,当娘的还不理会,可过了两年,就有些着急了。
只能悄悄到闺女的屋子里,去问个明白话。
刘氏见娘来问,也只能支支吾吾的说实话儿,喜欢读过书的。
刘氏的娘倒是一愣,想着自家虽然日子过得算不错,可是毕竟是个庄户人家,读书人,即使贫寒,也自是清高的,估计是看不上她家,不免有些为难。
可巧,转天,邻村张家庄的媒婆就来了,给秀才张云卿说亲。
张云卿虽是个书香门第,却早已没落,如今既无父无母,也没有什么田产,还有一个幼弟,需要照顾,实在不能算是个好人家。
可到底是个读书人,估计不是这样贫寒,也不会想娶个乡下的姑娘。
刘氏的娘忖度一会儿,就回来问自己闺女。
这刘氏一听就同意了,她娘劝她说: “那张云卿虽是个读书人,可家道贫寒,你嫁过去有的苦吃” 刘氏却不怕,硬是拗着爹娘兄长,应了这门亲事。
刘家的家风朴实,三个嫂子虽系外姓人,但是也颇和睦。
所以对于小姑出嫁,陪送多了些,也只做不知罢了。
刘氏是个要强的女人,过了门,看到张家的情况,比娘说的还不如,三间破草房,几亩薄田,再无长物。
可是丈夫却是个知冷知热的斯文人,小叔也极听话,所以也没后悔,塌下心和张云卿过了起来。
刘氏手巧,且有些算计,做了一手鲜亮的活计,可以去集上换些铜钱,又养鸡鸭,把地里的庄稼,打理的也整整齐齐的。
不出几年,张家就改了模样,虽不至于说多富足,至少衣食不缺。
十里八村的乡亲,谁不对刘氏钦佩敬重,更兼,后来张云卿谋得了城里张府西席的差事,张家在村里也是很有些地位了。
刘家本来还怕闺女嫁过去受苦,可是后来这
那一天刘氏的娘请了白仙姑来给小丫头测算八字,刘氏本来是邻村的人家,虽是普通的庄家人,但是家里有三个哥哥,祖上也有些田产,所以家道还算殷实。
至少这十里八乡的,刘家算是有些名号的,更兼,家里只得一个女儿,所以从小爹娘兄长甚爱。
可这刘氏却并不娇纵,一应家里地里的活计,都是一把好手。
且长的也体面,身子骨也健壮,所以及笄后,刘家的门槛,几乎都给说亲的媒婆踏破了。
可是这个刘氏做闺女时,虽然性子温柔随和,却是个极有主意的,而且看惯了三个哥哥的粗壮威武,更喜欢戏文里的斯文书生。
当然这个心思,姑娘家是断断说不出口的,只是对来求亲的,都不应就是了。
一开始,当娘的还不理会,可过了两年,就有些着急了。
只能悄悄到闺女的屋子里,去问个明白话。
刘氏见娘来问,也只能支支吾吾的说实话儿,喜欢读过书的。
刘氏的娘倒是一愣,想着自家虽然日子过得算不错,可是毕竟是个庄户人家,读书人,即使贫寒,也自是清高的,估计是看不上她家,不免有些为难。
可巧,转天,邻村张家庄的媒婆就来了,给秀才张云卿说亲。
张云卿虽是个书香门第,却早已没落,如今既无父无母,也没有什么田产,还有一个幼弟,需要照顾,实在不能算是个好人家。
可到底是个读书人,估计不是这样贫寒,也不会想娶个乡下的姑娘。
刘氏的娘忖度一会儿,就回来问自己闺女。
这刘氏一听就同意了,她娘劝她说: “那张云卿虽是个读书人,可家道贫寒,你嫁过去有的苦吃” 刘氏却不怕,硬是拗着爹娘兄长,应了这门亲事。
刘家的家风朴实,三个嫂子虽系外姓人,但是也颇和睦。
所以对于小姑出嫁,陪送多了些,也只做不知罢了。
刘氏是个要强的女人,过了门,看到张家的情况,比娘说的还不如,三间破草房,几亩薄田,再无长物。
可是丈夫却是个知冷知热的斯文人,小叔也极听话,所以也没后悔,塌下心和张云卿过了起来。
刘氏手巧,且有些算计,做了一手鲜亮的活计,可以去集上换些铜钱,又养鸡鸭,把地里的庄稼,打理的也整整齐齐的。
不出几年,张家就改了模样,虽不至于说多富足,至少衣食不缺。
十里八村的乡亲,谁不对刘氏钦佩敬重,更兼,后来张云卿谋得了城里张府西席的差事,张家在村里也是很有些地位了。
刘家本来还怕闺女嫁过去受苦,可是后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