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关灯
    朝外看,倒也把外面的情况大致看了个清楚。

    眼见着灯火通明车盖如云,卫安娘看得如醉如痴啧啧称赞,顾沅却看得心里发急:她冒着风险进宫,为的就是这一日,却不曾想只见车如流水马如龙,而那车中人却不得一见! 她正着急,门外却有个人探头朝里面看:“徐姑姑可在?师傅派我送节礼来了!” 两个坐在窗下闲话的中年女官里头高个的那个站了起来,声气也很熟络:“你师傅还是那么客气?身子可还好?” “都好,都好。

    ”来的太监三十余岁,一招手令门外两个小内侍将个满满的小筐抬进门,又几步上了台阶,拱着手与女官寒暄。

     几个宫女都摸不着头脑,不知是什么来路,卫安娘却轻轻撇了撇嘴,顾沅面上没什么表情,心里却一阵翻腾,悄悄后退一步,拉了拉卫安娘。

    卫安娘随着她退到人后,低声道:“那是对食,也叫菜户。

    我阿母说只要是在宫里一辈子的,差不多都” “不是这个。

    ”顾沅低声打断,脸色透出一丝苍白,“那位内官的声音内官的声音都这样儿?” “内官的声音,自然都是这样的。

    ”卫安娘答得爽快流利,“太监这样年纪的,基本上全是公鸭嗓,听说要是上了年纪,听起来就更难听了!” “寻常宗室家里,也一样有内官么?” “那不是和皇宫一样了?”卫安娘眨了眨眼,“我阿母说过,内侍宫女,除了宫内,就只有王府才能有了!” 难道当真是遂王?顾沅心里猜测不休,想到之前在遂王府门口吃的闭门羹,又是微微苦笑这位林十一娘的身份,她是越来越不敢想了。

     鸾仪科和文科规矩一样,都是由各方考官选出十本上佳试卷,呈给皇帝御览后钦定三鼎甲。

    八月十九,奏事女官照例送了名单并试卷来,皇帝一手执笔,浓浓蘸饱了朱砂,一手拿着那份名单,心里却莫名地有些发慌。

     魏逢春见她发怔,只以为皇帝累了,低声道:“小爷先散散,这些个政务待会儿再办?” 皇帝点了点头,起身背着手在殿内踱步,手里却依旧捏着那份名单,在殿里面无表情地转了几十个圈,她突然把名单往奏折匣子里一撂:“朕信得过徐师傅和郑先生。

    就按这名次填榜吧!把榜单抄一份留档也就是了。

    ” 皇帝素来勤政,这样行事甚是少见。

    眼见皇帝脸色不甚好,魏逢春待女官退出去,便劝道:“小爷近来睡得不好,要不先到后边歇歇?” 皇帝蹙着眉,并不作声,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停了一会儿,突然开口道:“殿试是定在八月二十九?” “是。

    钦天监挑的日子,说是上上大吉。

    ”魏逢春见皇帝朝案上扫了一眼,忙将案上的白釉小茶盏递与皇帝,皇帝伸手接过,喝了两口茶,声音里仿佛有些感慨:“这一回,朕要亲去瞧瞧了朝服备好了?” 天寿元年恩科和天寿二年大比,因皇帝年纪尚小,由阁臣会同鸾仪司一同主持,这一次皇帝虽然并未亲政,却也到了足以主事的年纪,虽依旧不亲试,却要亲临,算来也是皇帝除登基和大朝外,第一次主持这样的大场面,听见皇帝竟破天荒的问起朝服来,魏逢春忙笑着凑趣:“自然是早都备好了!四执库的人昨儿还清点过,织造局新进上来的,颜色鲜亮着呐!那气派,也只有小爷天威所在,才压得住呢!” 皇帝却依旧有些心不在焉:“倒是太严肃了些。

    ” 皇帝可以随意谈论,魏逢春却不敢谈论龙衣款式,只得闭了嘴。

    好在皇帝自己出了一会儿神,便又恢复了常态,批折子办事,没有一丝异常了。

     魏逢春松了一口气,不意下午内阁与鸾仪司送了女科贡榜名单过来,皇帝注目半晌,脸色却蓦地苍白起来,又派了人去礼部查弥封试卷。

     魏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