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关灯
小
中
大
之后父亲守孝结束,要回京复职。
她思来想去,同爹道,“爹爹当年的新政沉寂,看来新皇对新政并不看重,甚至不算赞成。
既如此,爹爹回京恐怕也难似先帝在时,可一展宏图抱负。
以女儿之见,祖父当年辞官还乡治学,未必不是最佳之选。
” 父亲闻言非但不叹,反而笑起来。
“我儿真是直言不讳,这就替为父断言,必定是郁郁不得志了?” 她在爹面前,不必藏着掖着。
“爹难道不这般以为?” 她并没有过于悲观,说得都是事实。
爹也笑着点了头。
“我儿所言不错,今上对爹爹当年新政,确是不认的。
只是文人饱读诗书为官,岂是只为得君王赏识?我以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读书做官图的,正是宋人那四句。
” 那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杜泠静彼时默然。
爹所言不错,读书人图的就是那四句,可没有君王赏识,如何走到那四句上去。
爹拍了她的肩膀。
“就算不被赏识,也要去做,就算推行不动,也要去推。
哪怕结果十中有九如你猜测,不还有那十分之一么?” 爹总是这样,敢冒天下之不韪。
她只能为爹爹收拾了行囊,爹爹让她留在老家继续打理勉楼,“我儿喜静,不去京城也罢”,说完独自上了这条回京之路。
然而她再没想到,父亲这一走,连京城都没到,就折损在了进京的路上…… 她再没念过这座城。
这争权攘利的是非之地,除了本就乐于浸淫于此的,还有父亲这样偏向虎山的人,谁会去呢? 她一路收了八部宋书到了京城门外,本也是准备停住脚步的,谁料却在城门外,听说了自己十日后的“大喜事”。
莫名地,她总觉得这前前后后,像是有一只看不了的手攀住了她,非要她进这京城...... “姑娘?姑娘怎么还走神了?二老爷都要把姑娘送去给人续弦了。
”秋霖急火都蹿了上来。
阮恭说此事眼下还没落定,“但若是二老爷及早地将名帖送进宗人府,就不好办了。
” 两人都向她看了过来。
杜泠静眼帘垂落,又缓缓抬了起来。
“那便进京吧。
”
她思来想去,同爹道,“爹爹当年的新政沉寂,看来新皇对新政并不看重,甚至不算赞成。
既如此,爹爹回京恐怕也难似先帝在时,可一展宏图抱负。
以女儿之见,祖父当年辞官还乡治学,未必不是最佳之选。
” 父亲闻言非但不叹,反而笑起来。
“我儿真是直言不讳,这就替为父断言,必定是郁郁不得志了?” 她在爹面前,不必藏着掖着。
“爹难道不这般以为?” 她并没有过于悲观,说得都是事实。
爹也笑着点了头。
“我儿所言不错,今上对爹爹当年新政,确是不认的。
只是文人饱读诗书为官,岂是只为得君王赏识?我以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读书做官图的,正是宋人那四句。
” 那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杜泠静彼时默然。
爹所言不错,读书人图的就是那四句,可没有君王赏识,如何走到那四句上去。
爹拍了她的肩膀。
“就算不被赏识,也要去做,就算推行不动,也要去推。
哪怕结果十中有九如你猜测,不还有那十分之一么?” 爹总是这样,敢冒天下之不韪。
她只能为爹爹收拾了行囊,爹爹让她留在老家继续打理勉楼,“我儿喜静,不去京城也罢”,说完独自上了这条回京之路。
然而她再没想到,父亲这一走,连京城都没到,就折损在了进京的路上…… 她再没念过这座城。
这争权攘利的是非之地,除了本就乐于浸淫于此的,还有父亲这样偏向虎山的人,谁会去呢? 她一路收了八部宋书到了京城门外,本也是准备停住脚步的,谁料却在城门外,听说了自己十日后的“大喜事”。
莫名地,她总觉得这前前后后,像是有一只看不了的手攀住了她,非要她进这京城...... “姑娘?姑娘怎么还走神了?二老爷都要把姑娘送去给人续弦了。
”秋霖急火都蹿了上来。
阮恭说此事眼下还没落定,“但若是二老爷及早地将名帖送进宗人府,就不好办了。
” 两人都向她看了过来。
杜泠静眼帘垂落,又缓缓抬了起来。
“那便进京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