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关灯
    卿令狐沭,父皇有东西让他保管着。

    ” 我很是诧异。

     先帝那所谓的至亲之人为掣肘,不必十分细想,就能明白他指的是什么人。

     他这一辈子,讲究制衡之道,最为忌讳的就是一家独大。

     无论是以前的上官家,还是景璘登基之后,注定要以外戚之身被扶持的龚家。

     就连他当年不曾处置龚昭仪的因由,在我看来,也在这规则之内。

     先帝的几个儿子,都各有背景,母亲不是出身世家就是出身功臣。

    唯有景璘不一样。

    龚家并不强盛,景璘又聪明伶俐,将景璘立为储君是上选。

     那时太子还在,先帝却已经日益对他不满,决定将他换掉。

    其中最大的阻力,就是来自上官家。

     父亲一直拥护太子,反对先帝行废立之事。

    如果龚昭仪的所作所为被父亲知道,那么他不但不会放过龚昭仪,还会全力阻止景璘继位。

     纵然先帝已经对父亲日益不满,但上官家树大根深,仍须安抚。

     故而就算云杏付出了性命,此事也只有暂且当作什么也没发生,弹压下去。

     先帝好手段,不但耍了我父亲,还留了后手,对付如今的太后。

     “陛下从前从不曾好奇,那是什么东西?”我问。

     “自是好奇,但朕不敢。

    ”景璘道,“朕的至亲之人,只有母后。

    朕与她相依为命,又怎会对付她?” “那么现在呢?”我说,“陛下还是下定了决心。

    ” 景璘道:“朕决意让位,正是为社稷和万民考虑。

    母后联合多方发难,也确成了掣肘。

    ”他停了停,无奈道:“朕一直盼着这事不会成真,但父皇还是说中了。

    ” 我苦笑:“可先帝当年设计此事之时,必不是想着助陛下退位。

    ” “他设计此事,便是告诉朕,在孝与天下之间择选,当以天下为先。

    ”景璘道,“朕践行天子之责,无愧任何人。

    ” 我沉默片刻,道:“可这诏书中说的,太后要出家守陵,陛下果真舍得么?” “遗诏中并未说哪处皇陵。

    ”景璘说,“高祖皇帝的端陵就在扬州,朕打算将母后接过去。

    她若愿意,朕的行宫里也可以设庙,朕陪着她。

    ” 我看着他:“想来,陛下已经与上皇商议过了?” “正是。

    ” 我微微颔首。

     “阿黛,”过了会,景璘忽而道,“你恨我母后么?” 我张张口,发觉自己一时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