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教导队的成长(一)

关灯
    量住在教导队中,只要他没有别的事情,就一起参与教导队整体的训练,并观察每一个队员。

    在一个星期内,李志坚将所有人的姓名和基本情况都已经记在心里。

     虽然乍然加大的训练量和从天而降的训练压力让所有人都有点吃不消,但是看到李志坚都一直在坚持参与,所有人都没有将苦叫出来,军营是男人的世界,是尊重强者的地方,叫苦叫累是被所有教导队员鄙视的娘们儿行为,尤其是在教导队中,包括李志坚在内的军官的口头禅是:教导队是精英的队伍,教导队是不要孬种的。

     在李志坚等人的刻意强化下,队中所有人都是非常珍惜自己的荣誉,当然包括李志坚在内,也在不断地争取训练的荣誉。

     李志坚有在军校时打下的良好基础,在近一年中虽然有所下滑,但是毕竟底子在那里,李志坚自己的打算都是以后要带着部队亲自上战场的,在战场上死神不会分军官和个人,要杀敌报命都得看自己的本事,在整个教导队的训练中,李志坚的成绩能占到中等偏上,对此他有点不满意,所以在参加的训练中也是格外严格要求自己。

     在李志坚的劲头带动下,全队的训练激情更高涨,队员们根本不需要军官进行鼓动,自觉就也加强了对自己的要求,这就是氛围的重要性,好的军队的氛围肯定是这种向上的昂扬的,可以在无形中形成一种带动力。

    在这种氛围的良好引导下,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开始时完成训练大纲上的任务时是那么的绝望,越往后完成的越从容。

     在几个月的训练后,为了精益求精,并且选出最有潜力的人来,李志坚还挑选出几个项目,包括手枪射击、步枪射击、冲锋枪射、机枪射击、迫击炮射击、格斗、攀岩、隐蔽、武装泅渡、武装越野、武器拆卸组装,这些项目每年评选一次最优者。

     日常训练得分占百分之五十,年度评比占百分之五十,最优者授予相应科目的训练标兵,在提拔考核时做为最重要参考,只要得到一个年度标兵,当年军饷上调百分之十。

     在这种激励之下,队员们不光训练不再用督促,反而很多人自己又开始了加练。

    这么又经过几个月的强化,到了9月份,教导队的整体水平上升非常多,李志坚对于教导队员们也都更加了解,哪个人有什么擅长,性格特点是什么也已经心里有数。

    不过李志坚认为,在训练场上流汗是锤,在战场上的实战是打,只要经过这么反复捶打,出来的才是真正的精兵。

     喜欢抗战之新晋绥军请大家收藏:()抗战之新晋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