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遭到重锤
关灯
小
中
大
在晋北由赵承绶节制的四个旅,阻击过程中在面对直面日军的主力部队时,都产生了不小的伤亡,再不敢在正面阻挡,纷纷运动到了日军的侧面,日军的三个师团最终行进到了忻口阵地前。
日军从1938年3月初出发,由于一路行军作战,到了1938年3月13日时才到达忻口前线。
此时第四集团军早已部署到了忻口东面防线,将34军70师替换了下来,70师成为了东线的预备队。
忻口前线几十万人,全军蓄势以待日军的进攻。
日军到了忻口北,刚扎下营地后,没想到就被晋绥军炮兵给了一记重锤。
第一次忻口会战后在忻口一带修建了炮兵要塞,阎锡山将自产和缴获的15门150口径火炮都布置在了这些要塞中。
当初是李志坚负责将这些重炮运进要塞。
在运输过程中他玩了一些障眼法,在白天大庭广众之下将15门炮拉到火车站,在到了夜晚后,又偷偷拆解后运到了山上要塞里,并用木头仿造了这些火炮,帆布盖上之后拉回了太原。
并且在炮兵要塞和太原的火炮仓库这些地方都是严禁人员进入,炮弹都是趁着夜晚偷偷运进去。
所以日军得到的情报是这些重炮都在太原城内,他们没有想到这些重炮已经被布置在了忻口防线的要塞中。
晋绥军火炮比较多,日军心中都清楚,所以在扎营的时候都预先考虑到了防炮的事情,营地大多都在八公里以外,能防备绝大多数的晋绥军火炮,同时又距离前线不是太远,方便发起进攻。
虽然炮兵要塞的位置较高,居高临下的射程超过原有射程,但是晋绥军的山炮也无法超越八公里。
看到日军将营地布置在八公里外,意味着日军的绝大多数营地都在忻口炮兵要塞150毫米重炮的轰炸范围内。
日军的布置情况很快反馈给阎锡山、卫立煌和中线指挥傅作义。
三人
日军从1938年3月初出发,由于一路行军作战,到了1938年3月13日时才到达忻口前线。
此时第四集团军早已部署到了忻口东面防线,将34军70师替换了下来,70师成为了东线的预备队。
忻口前线几十万人,全军蓄势以待日军的进攻。
日军到了忻口北,刚扎下营地后,没想到就被晋绥军炮兵给了一记重锤。
第一次忻口会战后在忻口一带修建了炮兵要塞,阎锡山将自产和缴获的15门150口径火炮都布置在了这些要塞中。
当初是李志坚负责将这些重炮运进要塞。
在运输过程中他玩了一些障眼法,在白天大庭广众之下将15门炮拉到火车站,在到了夜晚后,又偷偷拆解后运到了山上要塞里,并用木头仿造了这些火炮,帆布盖上之后拉回了太原。
并且在炮兵要塞和太原的火炮仓库这些地方都是严禁人员进入,炮弹都是趁着夜晚偷偷运进去。
所以日军得到的情报是这些重炮都在太原城内,他们没有想到这些重炮已经被布置在了忻口防线的要塞中。
晋绥军火炮比较多,日军心中都清楚,所以在扎营的时候都预先考虑到了防炮的事情,营地大多都在八公里以外,能防备绝大多数的晋绥军火炮,同时又距离前线不是太远,方便发起进攻。
虽然炮兵要塞的位置较高,居高临下的射程超过原有射程,但是晋绥军的山炮也无法超越八公里。
看到日军将营地布置在八公里外,意味着日军的绝大多数营地都在忻口炮兵要塞150毫米重炮的轰炸范围内。
日军的布置情况很快反馈给阎锡山、卫立煌和中线指挥傅作义。
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