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关灯
小
中
大
看着孟凡哲飞快地清理着卫生间,方木手足无措地呆立在一旁,脑子里乱极了。
好不容易等孟凡哲停下手,疲惫不堪地靠在墙上喘着粗气,方木小心地问他:“到底怎么回事,你能跟我说说么?” 孟凡哲无力地摇摇头:“我不知道。
但是,我最近很不对劲。
我常常忘记自己做过些什么,寝室里很多东西我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拿回来的。
”方木想了想,担忧地说:“你要去看看医生!”孟凡哲连连摇头:“不用不用。
”他仿佛自言自语般说:“我会好起来的,嗯,我一定会好起来的。
我不要指望任何人……”他反反复复地念叨着,看起来毫无信心。
方木默默地看着他,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孟凡哲突然站直身子,勉强冲着方木笑笑:“我……我回去了,你,”他垂下眼睛,“替我保密好么?”方木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点点头,“不过,我还是建议你去看看医生。
” 孟凡哲恍惚地点点头,脚步虚浮地走出卫生间,摇晃着向寝室走去。
卫生间里一下子恢复了宁静。
方木站在原地,好一阵子没有动。
他看看干干净净的水池,又看看那只大塑料桶,感到今晚的孟凡哲是那样的陌生,心底不禁升起一阵寒意。
第二十五章这是爱情吗?(1) 第二天一大早,方木就去敲孟凡哲的门。
连敲了十几下,一点回应都没有。
方木抬头看看门上的小窗,没有灯光,不知道孟凡哲是已经出去了,还是不想开门。
整整一天,方木的脑子里都是孟凡哲。
他那张毫无血色的脸,那双仿佛深渊一般的眼睛,不停地在方木眼前浮现。
FBI的行为科学家曾经提出这样的理论:如果一个人在早期有如下行为,这个人成年后犯罪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一定年龄后仍然尿床;放火;虐待小动物或其他比他小的孩子。
原因在于这样的人自控能力比较差,反社会心理比较强。
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虐待动物的行为,往往来自于对现实的无能为力和失去控制的焦虑感。
孟凡哲究竟对什么感到无能为力,又对什么感到失去控制呢?另一个问题:他接下来还会干什么? 孟凡哲虽然个性软弱,但性情温和、善良。
无论如何也想像不出,他会徒手杀死一只猫。
而从昨晚的情形来看,孟凡哲在杀害汤姆时,很明显处于一种意识模糊的状态。
究竟是什么让他陷入了如此深刻的精神障碍中呢?如果说孟凡哲在依靠汤姆的话,一个人能从一只猫身上得到什么保护或者慰藉呢? 除了害怕点名外,也许孟凡哲还害怕老鼠。
养一只猫,使自己在潜意识里感觉到被保护,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对老鼠的恐惧。
问题是,这种做法势必会使自己对“保护”产生依赖,一旦这种“保护”消失的话,他不但不会消除对老鼠的恐惧心理,反而有可能加剧。
如果上述推论成立的话,那么孟凡哲将自己视若珍宝的汤姆杀死,就有了一点破釜沉舟的味道。
那么,这个人就危险了。
直到和邓琳玥一起上晚自习的时候,方木都一直在思索着这些问题。
备受冷落的邓琳玥忍不住发问了:“在想什么?” “唔,没什么。
”方木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朝邓琳玥抱歉地笑笑。
邓琳玥没有笑,低下头继续看书,又过了好一会,小声说:“在想她对么?”“谁?”方木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心里很纳闷她怎么会认识孟凡哲。
“就是……一直在你心里的那个女孩。
”邓琳玥头也不抬地,低声说。
方木怔了一下,无奈地摇摇头:“没有,你别多想。
”邓琳玥抬起头看着方木的眼睛,很明显她并不相信方木的话。
“跟我说说她好么?”方木看着她的眼睛,断然拒绝了。
余下的时间里,邓琳玥始终没有跟方木说话。
方木送她回寝室的时候,她也没有像平时那样要求方木抱抱她或者亲她一下再走,只是简单地说了句“我上楼了”,就把方木一个人撇在女生宿舍楼下,一个人上楼了。
方木很无奈,只好转身离去,走出去几十米后,回头望了一下,却看见邓琳玥站在女生宿舍的门口,朝这边望着。
方木转身向邓琳玥走去,刚迈了几步,邓琳玥却又一个转身,噔噔噔上楼了。
方木犹豫了一下,还是走到女生宿舍楼下,等了十几分钟,见邓琳玥这次没有去而复返的意思,摇摇头回去了。
回到宿舍楼,方木先去了孟凡哲的寝室。
敲了半天门,还是没有回音。
早上听邹团结说,孟凡哲还是没有去上课,也没有人见过他。
他到底去哪了呢? 回到寝室,杜宇没有在电脑前玩
好不容易等孟凡哲停下手,疲惫不堪地靠在墙上喘着粗气,方木小心地问他:“到底怎么回事,你能跟我说说么?” 孟凡哲无力地摇摇头:“我不知道。
但是,我最近很不对劲。
我常常忘记自己做过些什么,寝室里很多东西我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拿回来的。
”方木想了想,担忧地说:“你要去看看医生!”孟凡哲连连摇头:“不用不用。
”他仿佛自言自语般说:“我会好起来的,嗯,我一定会好起来的。
我不要指望任何人……”他反反复复地念叨着,看起来毫无信心。
方木默默地看着他,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孟凡哲突然站直身子,勉强冲着方木笑笑:“我……我回去了,你,”他垂下眼睛,“替我保密好么?”方木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点点头,“不过,我还是建议你去看看医生。
” 孟凡哲恍惚地点点头,脚步虚浮地走出卫生间,摇晃着向寝室走去。
卫生间里一下子恢复了宁静。
方木站在原地,好一阵子没有动。
他看看干干净净的水池,又看看那只大塑料桶,感到今晚的孟凡哲是那样的陌生,心底不禁升起一阵寒意。
第二十五章这是爱情吗?(1) 第二天一大早,方木就去敲孟凡哲的门。
连敲了十几下,一点回应都没有。
方木抬头看看门上的小窗,没有灯光,不知道孟凡哲是已经出去了,还是不想开门。
整整一天,方木的脑子里都是孟凡哲。
他那张毫无血色的脸,那双仿佛深渊一般的眼睛,不停地在方木眼前浮现。
FBI的行为科学家曾经提出这样的理论:如果一个人在早期有如下行为,这个人成年后犯罪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一定年龄后仍然尿床;放火;虐待小动物或其他比他小的孩子。
原因在于这样的人自控能力比较差,反社会心理比较强。
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虐待动物的行为,往往来自于对现实的无能为力和失去控制的焦虑感。
孟凡哲究竟对什么感到无能为力,又对什么感到失去控制呢?另一个问题:他接下来还会干什么? 孟凡哲虽然个性软弱,但性情温和、善良。
无论如何也想像不出,他会徒手杀死一只猫。
而从昨晚的情形来看,孟凡哲在杀害汤姆时,很明显处于一种意识模糊的状态。
究竟是什么让他陷入了如此深刻的精神障碍中呢?如果说孟凡哲在依靠汤姆的话,一个人能从一只猫身上得到什么保护或者慰藉呢? 除了害怕点名外,也许孟凡哲还害怕老鼠。
养一只猫,使自己在潜意识里感觉到被保护,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对老鼠的恐惧。
问题是,这种做法势必会使自己对“保护”产生依赖,一旦这种“保护”消失的话,他不但不会消除对老鼠的恐惧心理,反而有可能加剧。
如果上述推论成立的话,那么孟凡哲将自己视若珍宝的汤姆杀死,就有了一点破釜沉舟的味道。
那么,这个人就危险了。
直到和邓琳玥一起上晚自习的时候,方木都一直在思索着这些问题。
备受冷落的邓琳玥忍不住发问了:“在想什么?” “唔,没什么。
”方木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朝邓琳玥抱歉地笑笑。
邓琳玥没有笑,低下头继续看书,又过了好一会,小声说:“在想她对么?”“谁?”方木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心里很纳闷她怎么会认识孟凡哲。
“就是……一直在你心里的那个女孩。
”邓琳玥头也不抬地,低声说。
方木怔了一下,无奈地摇摇头:“没有,你别多想。
”邓琳玥抬起头看着方木的眼睛,很明显她并不相信方木的话。
“跟我说说她好么?”方木看着她的眼睛,断然拒绝了。
余下的时间里,邓琳玥始终没有跟方木说话。
方木送她回寝室的时候,她也没有像平时那样要求方木抱抱她或者亲她一下再走,只是简单地说了句“我上楼了”,就把方木一个人撇在女生宿舍楼下,一个人上楼了。
方木很无奈,只好转身离去,走出去几十米后,回头望了一下,却看见邓琳玥站在女生宿舍的门口,朝这边望着。
方木转身向邓琳玥走去,刚迈了几步,邓琳玥却又一个转身,噔噔噔上楼了。
方木犹豫了一下,还是走到女生宿舍楼下,等了十几分钟,见邓琳玥这次没有去而复返的意思,摇摇头回去了。
回到宿舍楼,方木先去了孟凡哲的寝室。
敲了半天门,还是没有回音。
早上听邹团结说,孟凡哲还是没有去上课,也没有人见过他。
他到底去哪了呢? 回到寝室,杜宇没有在电脑前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