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宁王朱权的大宁经略

关灯
    用过午膳,朱权稍作休息,便带着侍卫悄悄离府,前往田间查看垦荒进展。

    王府门口,守卫严格登记报备。

     此时正值深秋,田野一片金黄,秋风拂过,麦浪翻涌。

    农民们在田间忙碌收割庄稼,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朱权看着眼前景象,心中感到一丝欣慰。

     “王爷,自从推行垦荒政策,百姓们积极性明显提高。

    虽然还有些阻力,但总体进展还算顺利。

    ”一名随行官员汇报道。

     朱权点了点头:“这是好事,但切不可掉以轻心。

    我们要继续做好宣传和指导,确保百姓真正受益。

    ” 走着走着,朱权看到一位老者正坐在田边休息,便走上前去攀谈。

    老者名叫李老汉,是当地老农户。

    他对朱权的垦荒政策十分感激,同时也提出自己的建议。

     “王爷呐,您这政策可真是给咱老百姓盼头咯!荒地开出来不难,可往后想种出好庄稼,还得指望水利哟。

    ”李老汉感慨地说道。

     朱权深以为然:“老人家所言极是。

    本王一直有兴修水利的想法,只是这事儿还得和地方官员细细商议。

    ” 李老汉想了想:“王爷,不瞒您说,我们这附近有一条老河,以前水量充足,后来因为年久失修,河道堵塞,才渐渐干涸了。

    要是能把这条河疏通,说不定能解决不少农田的灌溉问题。

    ” 朱权听后,心中一动:“老人家,您可知道这条河的具体位置?” 李老汉站起身,指着远处的一座小山:“就在那座山的后面,离这儿不远。

    ” 深秋的冷风裹挟着枯草的气息,朱权一行人沿着蜿蜒小径走向那座隐匿老河的小山。

    四周寂静,唯有鞋底摩挲土地的沙沙声,愈发衬出即将探寻的未知与期待。

     在李老汉的带领下,朱权一行人来到老河所在地。

    只见河道杂草丛生,淤泥堆积,河水早已干涸,只剩一条干涸的河床。

     朱权仔细查看河道情况,心中暗自盘算。

    他发现,这条河地势较高,若能疏通河道,引入水源,完全可以灌溉周围大片农田。

     朱权微微皱眉:“再大的工程,只要能造福百姓,就值得去做。

    本王回去就和地方官员商讨,制定详细的疏通方案。

    ” 离开老河后,朱权又在田间走访了一些农户,了解他们在垦荒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直到天色渐暗,他才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