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岁成年
关灯
小
中
大
从这一刻起,人们踏入了成年的广袤天地,法律地位、社会责任以及道德准则都发生了深刻且意义深远的变化。
一、成年与未成年在法律和道德上的区别 (一)法律层面 1.监护与独立:未成年人处于法定监护之下,监护人为其提供生活保障、教育支持以及行为监管,确保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妥善照顾和引导。
而成年人摆脱了监护的直接约束,获得了独立生活的权利,同时也肩负起对自身生活全方位负责的重任。
这不仅体现在日常起居的自我管理上,更体现在对个人事业规划、财务收支以及社会关系处理等各个方面。
2.法律权益的行使:未成年人在一些重要法律权益的行使上受到限制,如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我国法律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这一权利赋予成年人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表达政治意愿的机会,是公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体现,而未成年人则暂时被排除在这一政治活动之外。
3.法律保护与惩处的差异: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倾向更为明显,旨在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例如,在教育领域,未成年人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学校和家庭必须保障其受教育机会,不得随意剥夺。
而在惩处方面,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法律设立了专门的少年司法制度,强调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则,与成年人犯罪惩处体系有着本质区别。
成年人一旦触犯法律,将面临更为严格的法律制裁,法律不再给予特殊的宽容,而是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法律威严为首要目标。
(二)道德层面 1.道德评价标准的变化:社会对未成年人的道德要求更多地侧重于基本的道德规范养成,如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守校园纪律等。
这些要求旨在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行为准则,为未来的道德发展奠定基础。
而对于成年人,道德评价标准更加多元和全面,涵盖了职业操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多个层面。
成年人在工作中要秉持敬业精神,诚实守信,为社会创造价值;在社会生活中要关爱他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展现社会责任感;在家庭中要承担起赡养老人、抚育子女的责任,维护家庭和谐稳定。
2.道德自主性的增强:未成年人的道德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学校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