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峰回路转与携手展望

关灯
    叶澜在林宇的支持以及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带着更详实的研究资料踏上了国际天文学大会的舞台。

    此次大会汇聚了全球顶尖的天文学家,是天文学领域最重要的交流平台之一,叶澜深知这是为自己团队的宇宙结构形成假说正名的绝佳机会。

     大会现场座无虚席,当叶澜走上演讲台时,全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她深吸一口气,开始有条不紊地阐述研究的背景、过程以及取得的关键成果。

    她通过一系列高精度的实验数据、复杂而严谨的理论模型,向在场的专家学者们展示了暗物质与引力波相互作用在宇宙结构形成中扮演的核心角色。

     “我们通过对多个星系团的长期观测,发现了暗物质分布与引力波涟漪之间存在着紧密且有序的关联。

    这种关联并非偶然,它为我们理解宇宙结构的形成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叶澜一边说着,一边展示着相关的观测图像和数据分析图表。

     台下的听众们专注地聆听着,表情从最初的怀疑逐渐转变为思索与认同。

    在叶澜演讲结束后的提问环节,一位一直对他们假说持怀疑态度的老教授站了起来。

     “叶澜博士,虽然你的研究数据看起来很有说服力,但在宇宙学这样复杂的领域,一个新假说的成立需要更加全面且无可辩驳的证据。

    你如何解释在某些特殊宇宙环境下,你的理论模型与传统理论的差异?”老教授的问题犀利而直接。

     叶澜早有准备,她从容地回答道:“教授,在特殊宇宙环境下,我们的理论模型确实与传统理论有所不同。

    但正是这些差异,揭示了传统理论尚未触及的宇宙奥秘。

    我们通过引入量子涨落的修正项,能够很好地解释这些特殊情况下的现象,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我们假说的完整性和创新性。

    ” 叶澜的回答逻辑清晰,有理有据,赢得了台下不少听众的点头认可。

    随着讨论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叶澜团队的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原本的质疑声逐渐被理性的探讨和交流所取代。

     在大会的闭幕式上,叶澜团队的宇宙结构形成假说被评为本次大会最具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