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养蚕的历史

关灯
    还有算八字的,卖草药的都会在这一天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屈厚梅已经完全从一个农村妇女蜕变成了一个小商小贩。

     她不再局限于在门市卖东西,开始在附近镇场轮流赶集。

     一、四、七就在当地,二、五、八在江龙镇,三、六、九在沧水镇。

     应了那句:“三天赶三个场,初十在家洗衣裳”。

     每天大包小包扛出去,又大包小包扛回来,但她乐此不疲。

     因为天天有钱挣。

     她挣的钱已经超过了周代德的工资,更超过了许多老师和行政人员。

     她也更加独立起来,不再依赖于周代德。

     钱能使一个人更加自信。

     她也不再回家种地,把大多地送给了院子里的人。

     只留下少数几块土,种一点蔬菜。

     周永贵负责的小卖部商品也丰富了很多。

     除了日常用品外,还多了种子,农药和化肥。

     人们种地的习惯在这短短的几年中,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他们不会再去烧灰堆,捡狗粪牛粪来增加田土的肥力。

     种地时撒上化肥,或者是中途再添一次肥,远比辛苦收集农家肥省时省力多了。

     效果也好多了。

     他们也不再像原来那样精心管理庄稼,经常到要田边地头转一转,发现了虫什么的,用手除掉或者是把生虫的拔掉。

     现在只需要把农药兑上水,用喷雾器一阵喷,那些虫便无处可藏。

     一些高科技产品逐渐进入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慢慢改变着他们的传统习惯。

     可是事物总是有利有弊,这些高科技产品带来的隐患人们现在还根本没有意识到。

     所有这些变化,对目前的周兴国并没有多少影响。

     唯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