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关灯
    不上多喜欢物理,但他的课听得很入迷。

    ”傅让夷的语气相当之平静,“他性格也好,和所有学生打成一片。

    成为班主任之后,他做了个决定,要求每个学生每天写日记。

    ” “我很讨厌写日记,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都写一模一样的话交上去,天气,时间,然后写一句‘今天什么也没做,在学习’。

    ” 祝知希隐约地猜测到什么:“但他会给你回应。

    ” 傅让夷有些惊讶于祝知希的敏感,但仔细一想,祝知希就是这样细腻的、见微知著的人。

     “对。

    他总是洋洋洒洒,写很多。

    比如,他今天在食堂遇到我,发现我几乎没怎么吃午餐,是不是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又比如,他察觉到我时常焦躁,给我推荐一些书。

    我第二天照旧写那句话,他甚至会把那本书带过来,放在我桌上。

    ” 祝知希听得皱眉:“他比你大多少岁?” “十七岁。

    ”傅让夷说。

     “十七岁?”祝知希睁大双眼,“他都可以生一个你了!” 这是什么形容?傅让夷想笑,又笑不出来。

     “是啊。

    ”他轻声说,“所以,当时,他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一点空白,那是我对来自长辈关爱的一种渴望。

    很多学生,在少年时代,都会对老师产生天然的崇拜,传道、授业、解惑,我有好多好多困惑,终于从某一天起,开始在日记里向他倾诉了。

    ” 紧闭的窗子被砸开一道裂痕。

     祝知希终于明白,为什么傅让夷会说,当一个人充分了解你,就知道该如何伤害你了。

     “现在想想,真是恐怖。

    这个人尤其精准地戳中了我内心最脆弱最迷茫的部分。

    他写:你很优秀,和你未来的性别无关。

    还有,像你这样的孩子,不应该被选择,而是主动选择自己想要过的生活……” “在我想学考古,却遭到养父母强烈反对时,他站了出来,不仅仅言语上支持我,鼓励我,甚至打电话给我爸,帮我劝他们。

    ” 那个时候,年少的傅让夷觉得自己终于被“理解”了,被一位亦师亦友、亦兄亦父的长辈理解了。

     祝知希听着,格外沉默,脸色也愈发阴沉。

    他第一次在外显露出这种神色。

     他甚至有些不想听下去了,垂下头,伸手,手掌撑着双眼。

     “他对你做什么了?”祝知希声音有些哑。

     傅让夷向后,靠在椅背上,低声说:“他诱导了我,在我刚分化成Alpha的时候,最不稳定最危险的阶段。

    当时我连续四天高烧不退,整个人意识都是模糊的,请了病假,他去宿舍看我。

    ” “我听到是他,爬下床,开了门,他走进来,关上门,摘了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