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破关

关灯
    胡逸踏进柏林音乐工坊的玻璃旋转门时,电子钟刚好显示09:00。

    玻璃旋转门在他的推动下,发出轻微而流畅的转动声,冰冷的触感从手心传来。

     悬浮在空中的全息钢琴键被他的影子碰触,自动弹奏起他上个月发行的单曲。

    悠扬的乐声在宽敞的工坊内回荡,光影闪烁,那些钢琴键散发着柔和的蓝光,视觉上十分梦幻。

     制作人大卫从曲谱堆成的堡垒里探出头,金属耳钉折射着柏林墙投影的光斑。

    光斑在他脸上跳动,耳钉与曲谱摩擦发出细微的声响。

     “他们又吵了一夜。

    ”大卫用咖啡杯指了指调音台,三位制作组成员正在抢夺同一副骨传导耳机。

    激烈的争吵声充斥在空气中,几个人的肢体动作带起周围纸张的沙沙声。

     美籍混音师安娜的亚麻辫子缠住了德方工程师的机械义肢,日籍编曲家山本抱着合成器缩在墙角。

    机械义肢发出嗡嗡的运作声,安娜的辫子在拉扯中有些凌乱,触感想必有些毛糙。

     胡逸摸到裤袋里的青铜铃铛,昨夜安检时发现的敦煌飞天图正沿着系统光点蔓延到视网膜。

    铃铛的表面有些温热,触手光滑,视网膜上的光点闪烁,呈现出绚丽的色彩。

     他忽然转身走向调音台,将铃铛扣在拾音器上。

    这青铜铃铛内置了量子感应装置,能够与音乐系统中的文化数据接口相匹配,从而实现敦煌文化元素的数据传输。

    8002点积分槽轻微震颤,莫高窟第112窟的《伎乐图》顺着数据线灌入控制面板。

    积分槽震颤时发出微弱的嗡嗡声,数据线中流动的数据光芒闪烁。

     原本扭打在一起的制作组突然静止,监测屏上跳出段波形异常的音轨。

    监测屏发出轻微的提示音,屏幕上的波形在视觉上显得格外突兀。

     安娜松开扯着德国工程师领口的手,“这是……反弹琵琶的泛音列?” “新专辑第七轨的间奏部分。

    ”胡逸按下播放键,量子芯片在裤袋发烫。

    芯片发烫的热度透过裤袋传递到肌肤上,播放键按下时发出清脆的声响。

     被系统优化的古谱数据在声场中具象化,敦煌壁画里的箜篌与电子音色碰撞出雪崩般的音浪。

    音浪如潮水般汹涌,带来强烈的听觉冲击,仿佛能感觉到空气的震动。

     山本的合成器突然自动校准出盛唐雅乐的调式,德国工程师的机械手悬在半空,指节间流动着数据化的飞天飘带。

    合成器发出稳定的调试音,飞天飘带的数据光芒在机械手指节间流动,十分绚丽。

     大卫嚼碎了口中的咖啡胶囊,“见鬼,你把敦煌研究院的声纹数据库黑了?” “比那更古老。

    ”胡逸将入境时被扣留的量子芯片推过控制台,芯片表面浮现出火星殖民区的坐标投影。

    这量子芯片是基于先进的量子存储和数据交互技术,能够承载火星尘合成的记忆数据,“去年在奥林帕斯山巡演时,有个孩子说这是他们用火星尘合成的记忆载体。

    ”芯片表面的投影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奥秘。

     争执的三人组凑近观察全息投影,芯片内部突然迸发出混着箜篌音的童声合唱。

    童声合唱清脆悦耳,与箜篌音交织在一起,在空气中回荡。

     安娜的骨传导耳机接收到某种脉冲信号,她下意识在控台输入了胡逸系统优化过的参数组合。

    控台的按键被按下时发出哒哒的声响,手指在按键上的触感坚实。

     当《破阵乐》与星际摇滚的混音版本炸响时,德国工程师的机械手开始自动修补音轨断层。

    激昂的音乐声震得人耳鼓生疼,机械手运作时发出精密的机械声。

     “我们需要在副歌部分加入人声采样。

    ”山本突然调出三十轨和声方案,虚拟屏上的敦煌飞天正随着音高变换瞳色。

    虚拟屏上的色彩不断变化,十分夺目,和声方案的音乐声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听觉效果。

     “但得用人工智能重新解构唐代唱诵的发声位置。

    ” 大卫往咖啡机投了五枚欧元硬币,“给我七十二小时重做编曲架构。

    ”硬币投入咖啡机时发出清脆的叮当声。

     胡逸正要开口,手机突然震动。

    手机震动的触感在手中明显,嗡嗡声打破了音乐声的持续。

     国际社交平台总监玛丽的三维影像从表盘升起,她背后的数据屏滚动着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