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冰镜迷宫

关灯
    龙番大学实验楼的走廊飘着液氮的冷冽,秦明的防滑靴碾过地面的冰晶,手电筒光柱扫过墙角的低温报警装置——红色指示灯在午夜闪烁,像滴冻住的血珠。

     “报警系统在尸体发现前10分钟被篡改过。

    ”林涛蹲在消防栓旁,战术手电筒照亮墙根的鞋印,“42码防滑纹,和前三次现场一致,鞋底卡着的白色粉末……”他用物证袋收集粉末,“是冷冻干燥的骨髓颗粒,和死者甲床里的碎屑成分相同。

    ” 解剖室的无影灯在实验室中央亮起,第四具尸体仰躺在不锈钢台上,皮肤表面凝结的霜晶在冷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斑。

    大宝用镊子夹起死者眼睑,角膜的放射状裂纹比前几例更深:“这次的冻融速度快了30%,凶手在优化冷冻程序——”他突然指向死者胸前的尸斑,“呈树枝状分布,说明冻僵时处于俯卧位,和前三次的仰卧位不同,凶手在调整‘展示姿势’。

    ” 秦明的放大镜停在死者左手小指,凹陷边缘的锯齿状毛边更明显了:“这次的刻痕有生活反应,边缘软组织充血,说明凶手在死者濒死时就开始刻蚀。

    ”他用比例尺测量凹陷直径,“8毫米,和赵永年论文里‘低温环境下指骨受力极限’的数据完全吻合。

    ” 小羽毛抱着电脑冲进来,屏幕上是赵永年实验室的监控录像:“秦老师,赵主任坠楼前三天,曾在这个冷柜前停留17分钟,柜里存放的正是编号‘B-04’的骨髓样本——”她调出样本档案,“属于2015年排污案的关键证人,化工工程师刘建国,而他……”她的声音发颤,“正是第四具尸体的DNA比对结果。

    ” 林涛突然低吼:“资料库被黑了!排污案的证人名单正在逐条删除——”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掠,“但我截到了赵永年的加密邮件,附件是段音频,录制于他坠楼前1小时。

    ” 扬声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