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关灯
    小狗崽的父母是村中猎户养的猎犬,机灵得很。

    狗崽以后长大了除了帮忙看家,训练好了还能带去捕猎。

     陶青鱼将以前家里那条老狗的窝拿出来,垫了已经缝不好的破衣裳,给小黄狗在屋檐下的柴堆里安了家。

     离了父母,小狗崽不安地打颤。

     陶青鱼将它抱在身上,从头抚摸到尾。

    “我家会养狗,大黄活了十八年才走的。

    ” “你就叫小黄。

    争取活到二十八。

    ” “多大人了,还在那儿玩儿狗。

    ”方雾跟杨鹊抬着刚洗干净的红薯进来。

     “小爹爹洗这么多红薯做什么?” “磨粉。

    还不来帮忙。

    ” “知道了!” 家里地不肥,所以对土地要求不高,产量稍微大点的红薯陶家种得不少。

     这东西顶饱,用红薯磨出来的红薯淀粉在市场上也能卖得上价。

     陶家冬季收上来的上千斤红薯,一半都会用来做淀粉。

     做法也简单。

     将红薯洗净,磨碎,用布包起来放水里几人一起揉捏。

    反复几次洗出浆水沉淀,待到淀粉与水分离,弄出来摊晒晾干就可以了。

     五六斤红薯出一斤淀粉,一斤淀粉放市场上能卖到个十文钱。

    做百来斤,卖一二两银子就够陶家人这么多人嚼用几个月。

     陶青鱼放了小黄去帮忙,小黄就从狗窝里爬出来,微微摇着尾巴跟在他身后。

     花了一天的时间,要做淀粉的红薯全部洗出来。

    剩下的磨浆就是纯力气活儿,需要家里的汉子来。

     没工具,速度慢。

    一家人花了小半个月的时间才将这一批的红薯粉做出来。

     这期间,陶青鱼在家里也窝得差不多。

    半个月的时间,那人应该又能走了。

     “小爹爹,我明儿上县里了啊。

    这粉我顺带拿去卖了。

    ” 陶家卖鱼也不是成天的卖。

     第二日,板车上只装了淀粉。

    父子俩就推着上了县里。

     卖淀粉要去菜市那边,这个季节正是出红薯淀粉的时候。

     快过节了,这粉好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