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关灯
     陶青鱼圆杏眼睁大,满脸无辜:“我是那种人吗?” “爹是提醒你。

    ” 自家哥儿陶大郎还不知道。

    小事他敢做,比如使个坏把人打一顿那种。

    但这种伤人性命的事儿,哥儿躲都来不及。

     陶青鱼:“人家柳老板都说了,是意外。

    ” 暂时没客人,陶青鱼干脆起身去鱼市上瞎逛。

    县里的市场平常也开着,但逢大集时人才多。

     今日不是大集,像邹逢春家就没来。

    他家这地儿就空了出来。

     邹家这门面儿是自己买的,屋子可以放鱼,也可以放卖鱼的家伙。

    寻常邹逢春来的时候只用赶着老牛将鱼运过来,旁的都不用带。

     门口两个大鱼池也修了好多年了。

    一个鱼池堪比自家一个半的木桶。

     一次卖鱼的量顶自家三倍。

    自然,挣的银子也比自家多好多。

     陶青鱼想,要他家在鱼市上有个固定门面,那该多松快。

     这样想着,他忽然拍了拍自己脑袋。

     卖鱼卖鱼,难道要一辈子卖鱼不成。

    真是当鱼郎当惯了,思维都固化了。

     他要挣大钱!卖鱼只是暂时的。

     逛了一圈儿,陶青鱼忽然定定地看到市场尾巴那地儿,然后转头溜达回去。

     他往小马扎上一坐,倾着身子问:“爹啊,那曾家的是不是好久没来卖鱼了?” 陶大郎想了一会儿才想起自家哥儿说的是曾四郎。

    “是有一段日子没见过了吧。

    ” “管人家做什么,客人来了。

    ” 陶青鱼:“我就随口一问。

    ” 不来最好,清净。

     * 今日买鱼的人不多,早市下来还剩下一半。

     父子俩只能拉着木板车走街串巷地叫卖。

    到中午,陶青鱼饿得肚子打鼓,正正好又走到了进福巷里。

     巷子里的人家正在做饭,也不知道谁的手艺,香味儿直接从巷口飘到巷尾。

     陶青鱼狠咽了几口唾沫,一鼓作气,大声叫卖。

     “卖鱼咯!新鲜活鱼便宜卖咯!” 巷尾走到巷头,鱼儿去了三五条,也算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