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关灯
小
中
大
Lyle抱着Caresse站在旁边笑嘻嘻的看着我忙,穿衣服戴围巾,穿好鞋子又跑进卧室里去拿手机。
看到我被沙发旁边的脚凳绊到一下,就说一句:“妈咪当心。
” 在门口等电梯的时候,他对我说:“你知道,其实我们可以回家去住。
” “这就是我的家。
” “你懂我的意思的,这里或者那里,有区别吗?” “当然有。
”我回答,“至少现在我是那个穿着熨好的衬衫的人,你穿着皱巴巴的隔夜衣服。
” 他没有再要求,只是问:“那我可以放一点我的东西在这里吗?” “你可以放几件内衣。
我想办法在抽屉里给你匀点地方。
衣橱很满,实在放不下。
” 电梯门开了,我跟他和宝宝说,然后头也不回的走进去,其实脑子里想的全是他们两个的样子。
103)游戏 一整天,我们没有联系。
我没有想过要打电话给他,但吃午饭之前还是忍不住特别注意了一下手机,偶尔离开座位也总是记得随身带着。
下午天气又变得阴沉,四点钟的时候下了一阵小雪,从办公室的窗户看出去,往来的行人和车辆很快把刚刚积起来的一点薄雪弄脏,街道显得潮湿抑郁。
也正是那个钟点,Lyle打电话过来,打了招呼,聊了聊天气,又说了些关于Caresse的事情。
我在他似乎要切入正题之前打断他,虽然我也不能确定,究竟有没有“正题”,又或者是什么样的“正题”。
Whatever,我直截了当的告诉他:“今晚你不要来了。
” 他没有立刻回答,我有点多余的解释:“是因为工作上的事情,晚上我还要写点东西。
还有我们两个作息习惯不一样,我十一点钟要睡觉。
” 他在电话那头笑了一下,说他理解。
晚上回到家里,又是我一个人了。
前一天推来转去的那个牛皮纸信封放在客厅茶几上,上面没有贴新的留言。
在门口换鞋子的时候远远的看了一眼,碰都没碰一下。
第二天早晨吃早饭的时候,站在厨房的案台那里又看到它,突然想“干脆签了算了”,找了一圈没找到笔,赶着出门,于是又算了。
在那之后,我们时不时地通一次电话,问一句“Caresse今天说什么了?”这是那段时间打电话必讲的话,就好像说“你好”一样。
因为小孩子正在学说话,也因为我们都需要掩护吧。
圣诞节假期前的一个晚上,既不是节日也不是周末,下班之后,我跟一帮同事去吃泰国菜,散的很早,还不到九点钟。
在节日气氛和难得的兴奋心情的驱使下,我站在2ndAvenue和东第六街的路口给他打了个电话。
拨号码之前犹豫了一下,不知道是打手机呢还是打家里的电话,最后还是打了座机。
没什么原因,或者说原因很复杂,因为我明知道那个钟点,他很可能不在家的。
但结果跟我明知道的不一样,就是他接的电话,听到我的声音,第一句话就说:“Caresse刚刚睡着了。
” “我正好在附近,本来想过去看看她的。
”我回答,其实一点都不近,而且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要打这个电话。
还是老习惯,先来聊一下孩子。
不过,跟老习惯不同的是,他告诉我他一会儿还要出门,问我:“一起喝点东西好不好?”我答应了。
于是没有来由的,我们又开始约会了。
单纯的约会,就像刚刚认识的男女朋友一样。
有的时候他来接我,有时我自己到约好的地方去。
下午两点钟的咖啡,九点钟的晚餐,或者深夜的cocktail,然后他送我回家。
牵手、亲吻,海阔天空的聊天。
我们常常聊起Caresse,刚刚还在调情,下一秒钟就可能在说那个小丫头今天又干了什么淘气的事情。
奇怪的是,一点都不扫兴,这样的对话似乎把普通的男女之事变成一些别的东西,即不是单纯的罗曼史,又不太家庭。
似乎,世界如此之大,几十亿男男女女,而我跟他,仅仅因为一个粉红脸蛋儿的小女孩儿,有了挥斩不断的联系。
一月中旬的一天,我们约在ParkAvenue和二十街那边的一间酒吧,刚刚坐下来,就有一伙人过来跟他打招呼,其
看到我被沙发旁边的脚凳绊到一下,就说一句:“妈咪当心。
” 在门口等电梯的时候,他对我说:“你知道,其实我们可以回家去住。
” “这就是我的家。
” “你懂我的意思的,这里或者那里,有区别吗?” “当然有。
”我回答,“至少现在我是那个穿着熨好的衬衫的人,你穿着皱巴巴的隔夜衣服。
” 他没有再要求,只是问:“那我可以放一点我的东西在这里吗?” “你可以放几件内衣。
我想办法在抽屉里给你匀点地方。
衣橱很满,实在放不下。
” 电梯门开了,我跟他和宝宝说,然后头也不回的走进去,其实脑子里想的全是他们两个的样子。
103)游戏 一整天,我们没有联系。
我没有想过要打电话给他,但吃午饭之前还是忍不住特别注意了一下手机,偶尔离开座位也总是记得随身带着。
下午天气又变得阴沉,四点钟的时候下了一阵小雪,从办公室的窗户看出去,往来的行人和车辆很快把刚刚积起来的一点薄雪弄脏,街道显得潮湿抑郁。
也正是那个钟点,Lyle打电话过来,打了招呼,聊了聊天气,又说了些关于Caresse的事情。
我在他似乎要切入正题之前打断他,虽然我也不能确定,究竟有没有“正题”,又或者是什么样的“正题”。
Whatever,我直截了当的告诉他:“今晚你不要来了。
” 他没有立刻回答,我有点多余的解释:“是因为工作上的事情,晚上我还要写点东西。
还有我们两个作息习惯不一样,我十一点钟要睡觉。
” 他在电话那头笑了一下,说他理解。
晚上回到家里,又是我一个人了。
前一天推来转去的那个牛皮纸信封放在客厅茶几上,上面没有贴新的留言。
在门口换鞋子的时候远远的看了一眼,碰都没碰一下。
第二天早晨吃早饭的时候,站在厨房的案台那里又看到它,突然想“干脆签了算了”,找了一圈没找到笔,赶着出门,于是又算了。
在那之后,我们时不时地通一次电话,问一句“Caresse今天说什么了?”这是那段时间打电话必讲的话,就好像说“你好”一样。
因为小孩子正在学说话,也因为我们都需要掩护吧。
圣诞节假期前的一个晚上,既不是节日也不是周末,下班之后,我跟一帮同事去吃泰国菜,散的很早,还不到九点钟。
在节日气氛和难得的兴奋心情的驱使下,我站在2ndAvenue和东第六街的路口给他打了个电话。
拨号码之前犹豫了一下,不知道是打手机呢还是打家里的电话,最后还是打了座机。
没什么原因,或者说原因很复杂,因为我明知道那个钟点,他很可能不在家的。
但结果跟我明知道的不一样,就是他接的电话,听到我的声音,第一句话就说:“Caresse刚刚睡着了。
” “我正好在附近,本来想过去看看她的。
”我回答,其实一点都不近,而且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要打这个电话。
还是老习惯,先来聊一下孩子。
不过,跟老习惯不同的是,他告诉我他一会儿还要出门,问我:“一起喝点东西好不好?”我答应了。
于是没有来由的,我们又开始约会了。
单纯的约会,就像刚刚认识的男女朋友一样。
有的时候他来接我,有时我自己到约好的地方去。
下午两点钟的咖啡,九点钟的晚餐,或者深夜的cocktail,然后他送我回家。
牵手、亲吻,海阔天空的聊天。
我们常常聊起Caresse,刚刚还在调情,下一秒钟就可能在说那个小丫头今天又干了什么淘气的事情。
奇怪的是,一点都不扫兴,这样的对话似乎把普通的男女之事变成一些别的东西,即不是单纯的罗曼史,又不太家庭。
似乎,世界如此之大,几十亿男男女女,而我跟他,仅仅因为一个粉红脸蛋儿的小女孩儿,有了挥斩不断的联系。
一月中旬的一天,我们约在ParkAvenue和二十街那边的一间酒吧,刚刚坐下来,就有一伙人过来跟他打招呼,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