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灯
    为爸爸是历史学教授,她对这段历史的认识,比课本上还深一点点。

     宴云笺是华国五千年历史上公认姿容最出色的男子。

    但他的昳丽皮囊,并不能洗掉几千年来身负的骂名。

     滔滔恶行,罄竹难书,其中忘恩负义是他身上最大的耻辱钉。

     作为梁朝声名藉甚的权臣、奸臣,宴云笺六亲不认陷害忠良,最为卑劣的是首告义父姜重山通敌卖国,致使这位战功赫赫一代名将含冤莫白,满门抄斩,挫骨扬灰。

     这是基本国民常识。

     但姜眠在这个名字上多看了两眼。

     她对这段关注,不仅仅因为爸爸和那位名垂千古的英雄将军重名,也因为近几年的学术界争议,她老爸书桌上堆满了论文,“宴云笺”这个名字大概重复出现上万次。

     简单来说,争议的中心是:宴云笺在制造伪证陷害忠良的第三年,忽然亲自为姜家平反。

    且在一切尘埃落定后,于百姓为姜氏所建安灵塔上纵身跃下,粉身碎骨,肝脑涂地。

     这究竟是刽子手突如其来的良心发现,还是整个事件确有尚未解开的团团疑影? 曾经人们坚信是前者。

     许多后人所记载的史料、包括近现代文献都将其归因于最后一丝人性与良知的折磨。

    甚至有野史记姜氏冤魂不散,搅得宴云笺惊惧不已,日夜不得安宁。

     但近几年,学科发展加速,清北大学历史学与社会心理学交叉学科研究发表一篇论文,引起学术界高涨的探讨欲。

     他们经过细致研究,认为宴云笺最后的自尽手段决绝,从心理上看是典型自我惩罚式行为。

    且前后人格严重不统一,前期手段残忍致命不留余地,而后期,心理特征上表现为极度痛苦、悔恨、自厌。

     这段历史或有不为人知的秘辛。

     对此姜眠挺好奇。

     然而,有生之年她没法知道答案她甚至没能参加这场准备充分的考试,十几年如影随形的先心病在这一晚终止了她的生命。

     *** 死后世界一片漆黑。

     只有一个陌生的声音:“目标锁定。

    任务宿主:姜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