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关灯
    刘大丫这辈子长这么大都没去过县里,她又不是余家人,平日里也不敢跟余家提什么要求意见,听到余桑这么说,她霎时眼睛就亮了,眼巴巴地望着余满山。

     余满山知道她小孩子一个,肯定想去的,连余三郎都眼巴巴地望着他,余满山想了一下就答应了:“也行,那明天一早,大丫你早点起床,过来吃了饭,一起去县里。

    ” 刘大丫太激动了,她脱口而出:“我可以不睡觉的,等着你们起床去县里!” 余满山:“......” 余桑:“......” 余三郎盯着余满山,问:“爹,我呢?” 余满山:“你好好在家。

    ” 余三郎:“......”他也想跟着去县里...... 余桑也觉得带余三郎去就算了,毕竟余三郎年纪小,刘大丫好歹壮实,年龄也大些,因为爹不靠谱,她比余大郎还懂事,带着刘大丫很稳妥。

     余三郎还是个小孩子,去县里是做生意的,带多了小孩,哪有时间精力看顾。

     余桑特地叮嘱:“明天大丫你多穿些,路上冷呢。

    ” 刘大丫平日里穿得乱七八糟的,她爹跑了,但衣服却没全部带走,虽旧些破烂些,多穿几件,管他夏衣冬衣的,不讲究好看不好看,倒也还暖和。

     她家不过刚有起色,没钱给刘大丫做衣服,别说是刘大丫了,就是她自己,都没做过衣服,等以后家里条件好了,再讲究这些外在东西吧。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余家几人就出发了。

     张家已经等着了,几人上了船,把东西放好,船桨就划了起来。

     冬日的寒雾在河面上飘荡,船行得很快,风也就大了,吹得脸和手都冷冰冰的,几个孩子在船中间挤在一起挡风抱团取暖。

     余桑问:“张大叔,把你船装个篷子要多少钱啊?” 若是以后包年张家的船,肯定有个船篷比较好,毕竟无论刮风下雨烈日,他们都得去盐滩镇。

     余满山已经问好了,若是明年没有意外的话,长期租张家的船,一年500文钱,张家就赚个辛苦费,500文也算一笔不小的收入,主要是不费心,把人接送来回就行,对于张家也是意外钱财,那何乐而不为。

     余满山却听到了心里,他自己就有一些竹编手艺,闻言道:“要是自己做,砍些竹子,再买些木头什么的,也花不了多少钱。

    ” 这船不大,也很有些旧了,篷子也不捡那全木头的做得好些,只简单遮阳挡雨的做一做,费不了多少钱。

     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