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关灯
    见状,许晚春也不再打搅,闷头吃夜宵。

     “桃花儿,设计的?”好容易等师妹吃完,曹景梁立马急问。

     当然不,然,为了避免后续可能会出现的麻烦与调查,许晚春只能含糊去:“唔...长期看,心肺血管修复,肯定比结扎最终的效果要好,如果我改良出更加合适的器材与缝合线,手术成功率应该会有所提升...” 曹景梁仔细思考好一会儿,才又问:“打用放大镜放大血管?可小于3毫米的血管,哪怕有放大镜怕也不行的。

    ” 许晚春:“我之前在人民日报上看一篇报道,58年那会儿,江城生产出了显微镜,当时能放大6至20倍,么些年去,不定技术有创新。

    ” 曹景梁:“显微镜我也听,不款机器少,必须优先供应研究所跟军工单位,咱医院申请久了,一直都没能申请下。

    ” 许晚春却有不同的看法:“咱医院在全国也排得上重点,应该快能安排了。

    ” 见桃花儿么有信心,曹景梁的心情也跟着明朗:“希望吧,不显微镜先放一边,个工具确实可以找工匠定制试试。

    ” 许晚春为难:“材料不好弄,怕要做合金尝试,咱不好操作。

    ” 其实事也不难:“桃花儿介意告诉上级吗?” 许晚春:“本打跟师兄商量好,再告诉老师的。

    ” 当然,之所以敢么做,主要也了解情况。

     些年,不管发明出新型药物,医疗器材,那些医务人员得的回馈都正向的。

     在许晚春看,改良器材事,只要不会拖累,那么可以尝试。

     曹景梁不知桃花儿在决定做件事前,做了足够的调查:“回头我抽个时间,一找老师谈谈。

    ” “...好。

    ” = 天蒙蒙亮时。

     许晚春去了趟洗手池,用冷水洗漱。

     等彻底清醒,又带着住院医生与护士开始查房。

     一通忙完,再回办公室,汪鸿医生岗了,正在看夜班医生的日志。

     两人笑着问了“早!” 汪鸿从桌上拿出一份通知:“许医生,教育训练科有的一份通知书,让我顺便带。

    ” “谢谢汪医生。

    ”许晚春笑着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