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关灯
    了,这次是经济委主场,你一会儿去问朱秘书长,把准备工作落实一下。

    ” 夏瑾娴应了,周政又道,“这次的主题是智能科技和数字金融,有机会的话邀请许区长来参加,最好让金融局推荐几家银行来宣讲。

    你跟许区长秘书联系一下,正好鲁主席也回来了,一起参加。

    ” 夏瑾娴接了任务,晚上把方案赶了出来。

     得知要去请许晏清,夏锦绣居然主动请缨。

     为了显示自己在区里人脉深厚,夏锦绣特地联系了区府的秘书科长王浩渊,还同时联系了跟着许晏清一起外出考察的卢文景。

     许晏清这次外出一方面是考察,一方面是援助项目。

     这是“一带一路”合作框架协议中的一部分,关于外商自由贸易方面的合作对接。

     许晏清在京城的时候,也跟着出国考察过多次,先前引进了几家“一带一路”国家的龙头企业,签订了将近20个亿的意向采购合同,预计也能产生几千万级的税收,让谢本初很高兴。

     关键在于,虽然总额不算高,但落实了上层的战略意图,又推动了本区重点产业走出国门,这其中的政治意义超过了经济价值。

     谢本初为此,还特地同区委书记何明东汇报了此事,称赞了许晏清一番。

     一般而言,党政一把手之间,关系和睦不到哪里去,但是何谢二人大概姓氏比较好,十分的和谐。

     谢区长是一个比较聪明大气的人,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有些事情,甘愿当个陪衬。

     何书记有思路和主见,但也颇尊重谢区长的意见,如此一来,其实应该政通人和。

     但偏偏此前两届,都有内耗的传统,反而是副职之间内斗得厉害。

     许晏清的前任,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斗争失败,自己找了机会走的。

     内斗的结果是,大家都要在领导面前表现,又都对彼此不感冒,日常工作,泾渭分明,各扫门前雪,掣肘就多了。

     许晏清刚来就有所察觉。

     虽然他做人低调中立,但被这样的氛围裹挟,难免身不由己。

     不过,这些年在机关里,多的是尔虞我诈,他看得多了,也有办法应对。

     卢文景和王浩渊在这天上午接连给他发消息来,表示周政主席邀请他参加四季度的委员论坛。

     周政级别高,资历老,也算是典型的老派干部,许晏清作为区府的副职,当然要给周政面子。

     甚至这次来俄罗斯考察,也带着两个政协委员,这也是周政推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