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关灯
    。

     少女缩在房梁上冷笑,一个计划已悄然成型。

     五日后。

     有人找上侯府所经营的药铺,求一份记账筹算之差事。

     那是个年轻少女,聪颖而敏捷。

    老账房试了好几题,皆被轻松化解,他十分满意,当下便商议起工钱等事宜来。

     正好碰上侯夫人亲自前来过问世子药材,老账房顺势禀告此事,侯夫人本来无心理会这些杂琐,草草看了眼签订好的工契 却是愣在当场。

     契上写着:李泠琅,滁州人士,年十八,九月初三生。

     素灵真人的话仿佛还在耳畔:“须得找一个戊申月,甲戌日生,名中含水带金之人。

    杨柳木润水,双土亦能互相滋养,同世子的八字是再合契不过。

    ” 而她当时怎么回应的来着?“虽说普天之大,总有女子符合,但子璋哪里等得……” 结果才几日便等得了。

     若不是真人名声在外,若不是自己今日的确是碰巧前来,她几乎要断定这是个费心忽悠人的局。

     那人此刻正站在她面前。

     细眉亮眸,面容素净,穿着粗布麻衣,梳着寻常发髻。

    无半点珠玉装饰,却拾掇得干净清爽。

     侯夫人不动声色地问询,对方恭敬地垂首,虽应对从容,但不住摩挲袖口的手指仍是泄露了局促。

    侯夫人看在眼里,只在心中微微叹息。

     自幼丧母,被身为私塾先生的父亲抚养,十五岁失怙,在滁州守完三年孝,来西京投奔远房亲族……未寻到,便想凭着自身学识本事,来挣口饭吃。

     倒是个自立自强的可怜孩子。

     侯夫人又问起滁州风物,关怀了一番上京路途之疾苦。

    状似闲谈,暗中却不住揣摩思索,直至确信她所言非虚,是实实在在,恰巧来了药铺寻差事。

     思及病榻上奄奄一息的长子,话头在喉间千回百转,侯夫人犹豫再三,终是开了口。

     名唤泠琅的少女错愕抬头,眼中的惊讶浑然不似伪。

     “双亲已去,婚嫁之事自然由小女自个儿定夺……夫人且容我思量两天……” 听完来龙去脉后,她犹疑着,给出这般答复。

     第3章惊闻讯 没有纳采问名,没有纳徵迎亲,仅一纸聘书,一抬小轿,李泠琅三个字便刻在了沉甸甸的族谱之上。

     就连所谓拜堂,也是在世子病榻边完成的,见证者不过两三人。

    虽无繁文缛节,但名分实实在在,她从此便是泾川侯世子明媒正娶的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