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关灯
    价格很便宜,林思弦重新买了个姻缘符,想了想又帮苏红桃买了个幸运符。

     结完账林思弦给两个小玩意儿拍了张照,发给了苏红桃的小号:“替你买到了,不用谢。

    ” 收银员理所当然认为林思弦是信仰之人,指引他去主庙拜了拜,林思弦不好推脱,于是也在蒲团上跪了下来,但内心却琢磨不出什么虔诚的词汇。

     他来寺庙跪拜的次数少之又少。

    年少时不屑来,觉得事在人为;走投无路时倒来过一两次,求得很简单,第一回是吕如清多活两天,第二回是那年自己能过得稍微轻松些、快乐些,皆未灵验。

     第三回便是当下。

    林思弦学着旁人磕头,心中祈愿简单至极:这雨可千万别下。

     一小时后,天上飘起小雨。

     雪上加霜的是这庙五点关门,林思弦被赶到门外。

    正当林思弦无计可施时,一辆眼熟的辉腾突然停在自己面前。

    车窗摇下来,驾驶座上霍然坐的是李主任:“小林,你在这儿呢。

    ” 林思弦问:“您这是路过?” 李主任示意他上车:“回酒店吧?我捎你一段儿。

    ” 刚上车雨势便大起来。

    林思弦都不知该把今天判定成幸运还是不幸。

     “前几天没看见你,”李主任跟他闲聊,“去哪儿了?” “回去休息了下,”林思弦省略了之前的事情,“您也是来烧香的?” “没有,”李主任说,“我去旁边有个厂借点器材,刚好开到这儿了。

    ” 李主任是林思弦最喜欢的一类司机,开得又慢又稳,连刹车都踩得温和,林思弦不知不觉打了几个哈欠。

    不过这司机美中不足的就是太爱聊天。

     “你上次跟小谢演对手戏的时候我就在旁边,”李主任说,“你词儿不多,但戏真不错,不像是没学过的。

    ” 辍学比没学难听,林思弦后来的简历直接把那两三年抹了。

    他也客套地答:“宁导拍前讲得细。

    ” “你这外形条件,应该去演点公路片或者冲奖的文艺片,”李主任列了几个这两年的获奖作品,“就是这两年好本子比较少。

    ” 不是第一次听到这类描述,林思弦知道都是礼貌措辞。

    闲谈时聊艺术和效果,项目推进时讲人脉和资源交换,大导才敢冒用小人物,但都偏爱年轻白纸。

     漂亮话终归是聊胜于无,林思弦道谢:“您过奖了。

    ” 这种话题林思弦不太想继续,看了一眼手机,之前给苏红桃拍过去的图片还没有回音。

    林思弦又推测这位姐多半是昨晚尝鲜之后忘了自己有个小号。

     而车内李主任已经贴心地从一个林思弦不想聊的话题切换到一个他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