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三叠花韵绘云麓
关灯
小
中
大
云麓词心录·第六章·三叠花韵绘云麓
暮春时节,云麓山腰间的青石板路上浮着新绿,林深处传来鹧鸪啼声。
沈砚之背着半旧的竹篓,篓中装着狼毫与澄心堂纸,腰间悬着的玉坠随步伐轻晃,映得山光摇曳。
自上回在花溪畔得见“春水词心”,他总觉得这云麓山中藏着未竟的诗魂,便趁着杜鹃初绽,往更深的山径去了。
第一叠·山巅鹃影照青眸 晌午时分,山雾初散。
沈砚之攀至鹰嘴岩时,忽见头顶云隙间泼下一片粉紫,像是天边揉碎了霞帔,正往岩畔的杜鹃枝桠间流淌。
百十株杜鹃错落地生在岩缝里,花瓣薄如鲛绡,粉瓣边缘泛着浅紫,像是被春风蘸了胭脂细细勾勒过,蕊心凝着水珠,在阳光下透出虹彩。
“公子,这花儿生在石缝里,倒比平地上的精神。
”书童青禾指着一株斜倚危岩的杜鹃,枝桠上缀满花苞,最顶端的那朵开得正盛,花瓣向外舒展,如美人临水照影。
沈砚之轻抚过叶片,触感微糙,却见嫩叶层层叠叠,将花枝托得格外挺秀,指尖掠过处,竟有细小的绒毛蹭在指腹,像是花儿在悄悄诉说生长的艰辛。
忽有山风掠过,携来淡淡甜香。
沈砚之闭目细嗅,香气中竟带着一丝清冽,像是沾了岩间晨露的冷韵。
再睁眼时,见远处层峦如黛,云雾在谷底翻涌,杜鹃花海在山巅铺展,与云霞相接,恍若仙境。
他忽然想起去年在姑苏见过的市井花市,牡丹芍药虽艳,却总带着几分讨好世人的媚态,哪及这山巅杜鹃,生在高处,根须盘结在岩缝之间,与青苔共生,吸收的是日月精华,绽放的是孤高之姿。
正沉吟间,岩后转出个身着粗布衫的老者,背着竹篓,篓中盛着几株杜鹃幼苗。
“公子可是来赏杜鹃的?”老者笑道,“这鹰嘴岩的杜鹃,生在石缝里,根须缠着岩间青苔,吸的是山岚雾露,开的花自然带着仙气。
早年遇着暴雨,好些杜鹃被冲下山崖,老汉便试着移栽,不想竟活了。
它们啊,就像这山里的人,看着柔弱,骨子里却有股子硬气。
” 老者的话如石入水,在沈砚之心中激起涟漪。
他望着老者鬓角的白发,再看那岩缝中倔强生长的杜鹃——花瓣虽薄,却挺得笔直;根茎虽细,却深扎岩隙。
这不正是“生而逢艰,却向光而开”的写照?忽然诗兴大发,取出澄心堂纸铺在平整的岩面上,狼毫蘸墨时,笔尖悬在半空,竟见花瓣上的水珠滴落纸间,晕开淡淡水痕,恰似天公作引。
笔落如松,力透纸背: 《山巅杜鹃》 危岩裂罅孕芳姿,敢向苍穹展玉肌。
粉靥凝霞承露重,紫绡裁瓣受风欺。
根缠苍藓汲云气,蕊结清霜铸骨仪。
不与凡花争俗艳,独将孤洁付山陲。
写完最后一句,山风忽然大了些,数片花瓣随风飘落,恰好覆在诗稿上,像是花儿自己盖下的印章。
老者凑过来,虽不识墨字,却望着花瓣笑道:“公子这字,倒像咱山里的杜鹃,看着秀雅,里头藏着硬劲。
”沈砚之抚掌而笑,忽觉这山风、这岩隙、这与花相伴的老者,皆是天地间的词心引子。
第二叠·山谷花潮浸云衣 沿着蜿蜒的山径下行,转过三道弯,忽闻潺潺流水声。
眼前豁然开朗,山谷中竟藏着一片花海,紫色的鸢尾、金黄的蒲
沈砚之背着半旧的竹篓,篓中装着狼毫与澄心堂纸,腰间悬着的玉坠随步伐轻晃,映得山光摇曳。
自上回在花溪畔得见“春水词心”,他总觉得这云麓山中藏着未竟的诗魂,便趁着杜鹃初绽,往更深的山径去了。
第一叠·山巅鹃影照青眸 晌午时分,山雾初散。
沈砚之攀至鹰嘴岩时,忽见头顶云隙间泼下一片粉紫,像是天边揉碎了霞帔,正往岩畔的杜鹃枝桠间流淌。
百十株杜鹃错落地生在岩缝里,花瓣薄如鲛绡,粉瓣边缘泛着浅紫,像是被春风蘸了胭脂细细勾勒过,蕊心凝着水珠,在阳光下透出虹彩。
“公子,这花儿生在石缝里,倒比平地上的精神。
”书童青禾指着一株斜倚危岩的杜鹃,枝桠上缀满花苞,最顶端的那朵开得正盛,花瓣向外舒展,如美人临水照影。
沈砚之轻抚过叶片,触感微糙,却见嫩叶层层叠叠,将花枝托得格外挺秀,指尖掠过处,竟有细小的绒毛蹭在指腹,像是花儿在悄悄诉说生长的艰辛。
忽有山风掠过,携来淡淡甜香。
沈砚之闭目细嗅,香气中竟带着一丝清冽,像是沾了岩间晨露的冷韵。
再睁眼时,见远处层峦如黛,云雾在谷底翻涌,杜鹃花海在山巅铺展,与云霞相接,恍若仙境。
他忽然想起去年在姑苏见过的市井花市,牡丹芍药虽艳,却总带着几分讨好世人的媚态,哪及这山巅杜鹃,生在高处,根须盘结在岩缝之间,与青苔共生,吸收的是日月精华,绽放的是孤高之姿。
正沉吟间,岩后转出个身着粗布衫的老者,背着竹篓,篓中盛着几株杜鹃幼苗。
“公子可是来赏杜鹃的?”老者笑道,“这鹰嘴岩的杜鹃,生在石缝里,根须缠着岩间青苔,吸的是山岚雾露,开的花自然带着仙气。
早年遇着暴雨,好些杜鹃被冲下山崖,老汉便试着移栽,不想竟活了。
它们啊,就像这山里的人,看着柔弱,骨子里却有股子硬气。
” 老者的话如石入水,在沈砚之心中激起涟漪。
他望着老者鬓角的白发,再看那岩缝中倔强生长的杜鹃——花瓣虽薄,却挺得笔直;根茎虽细,却深扎岩隙。
这不正是“生而逢艰,却向光而开”的写照?忽然诗兴大发,取出澄心堂纸铺在平整的岩面上,狼毫蘸墨时,笔尖悬在半空,竟见花瓣上的水珠滴落纸间,晕开淡淡水痕,恰似天公作引。
笔落如松,力透纸背: 《山巅杜鹃》 危岩裂罅孕芳姿,敢向苍穹展玉肌。
粉靥凝霞承露重,紫绡裁瓣受风欺。
根缠苍藓汲云气,蕊结清霜铸骨仪。
不与凡花争俗艳,独将孤洁付山陲。
写完最后一句,山风忽然大了些,数片花瓣随风飘落,恰好覆在诗稿上,像是花儿自己盖下的印章。
老者凑过来,虽不识墨字,却望着花瓣笑道:“公子这字,倒像咱山里的杜鹃,看着秀雅,里头藏着硬劲。
”沈砚之抚掌而笑,忽觉这山风、这岩隙、这与花相伴的老者,皆是天地间的词心引子。
第二叠·山谷花潮浸云衣 沿着蜿蜒的山径下行,转过三道弯,忽闻潺潺流水声。
眼前豁然开朗,山谷中竟藏着一片花海,紫色的鸢尾、金黄的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