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霜枫古道觅诗魂
关灯
小
中
大
,山风骤起,几片枫叶扑簌簌落在诗稿上,盖住了“相思”二字。
老妪将枫叶标本塞进煜明手中:“带着吧,这崖上的枫,见过太多故事了。
”她拄着枣木杖转身,白发与霜枫渐融,恍惚间竟分不清是人是树。
第二叠·古道残碑辨幽思 沿着枫林间的古道下行,青石板缝里嵌着历代行人留下的履痕。
转过弯,忽见半截断碑斜插荒草,碑身覆满青苔,唯有“云麓驿”三个篆字依稀可辨。
碑旁野菊丛生,枯黄的花瓣上凝着薄霜,倒比春日的艳菊多了几分孤绝。
“这是前朝的驿站,当年南来北往的文人,都爱在这儿题诗。
”不知何时,老妪竟又跟了上来,枣木杖点着断碑,“可惜战火一烧,诗碑全碎了。
”她拨开野菊,露出碑阴处半行残字:“……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煜明蹲下身,指尖抚过粗糙的碑面,忽然摸到几处凹陷——那是被岁月磨平的刻痕,隐约可辨是“相思”二字。
山风掠过残碑,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恍惚间似有马蹄声由远及近,又有女子的叹息混在风里。
“我家那口子,是驿站的驿卒。
那年他押着文书北上,就再没回来。
”老妪从怀中掏出个褪色的荷包,绣着半朵残菊,“有人说他倒在了风雪里,有人说他被山匪劫了……”她将荷包放在断碑上,霜花瞬间覆满绣线,“这驿站的每块石头,都听过离人的故事。
” 斑竹笔在砚中搅碎浓墨,霜气凝成的水珠顺着笔杆滴落,在宣纸上晕开墨团。
煜明忽然想起渔村里阿浪唱走调的《渔歌子》,想起竹坞老匠人掌心的篾纹,此刻这断碑残字,何尝不是另一种被时光编织的词心? 《云麓驿残碑》 古道残碑卧野蒿,篆纹深处隐霜刀。
雁书未寄云先散,菊绣空存泪已凋。
风蚀千年离客恨,苔封半阙断肠谣。
莫询驿路今何在,冷月无声照旧寮。
写完最后一字,老妪已拾起荷包转身:“明日霜降,这碑下的野菊该全枯了。
”她的身影渐渐隐入枫林,唯有枣木杖叩击石板的声音,与煜明的心跳声重叠。
第三叠·寒寺钟声入词笺 暮色四合时,霜雾漫
老妪将枫叶标本塞进煜明手中:“带着吧,这崖上的枫,见过太多故事了。
”她拄着枣木杖转身,白发与霜枫渐融,恍惚间竟分不清是人是树。
第二叠·古道残碑辨幽思 沿着枫林间的古道下行,青石板缝里嵌着历代行人留下的履痕。
转过弯,忽见半截断碑斜插荒草,碑身覆满青苔,唯有“云麓驿”三个篆字依稀可辨。
碑旁野菊丛生,枯黄的花瓣上凝着薄霜,倒比春日的艳菊多了几分孤绝。
“这是前朝的驿站,当年南来北往的文人,都爱在这儿题诗。
”不知何时,老妪竟又跟了上来,枣木杖点着断碑,“可惜战火一烧,诗碑全碎了。
”她拨开野菊,露出碑阴处半行残字:“……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煜明蹲下身,指尖抚过粗糙的碑面,忽然摸到几处凹陷——那是被岁月磨平的刻痕,隐约可辨是“相思”二字。
山风掠过残碑,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恍惚间似有马蹄声由远及近,又有女子的叹息混在风里。
“我家那口子,是驿站的驿卒。
那年他押着文书北上,就再没回来。
”老妪从怀中掏出个褪色的荷包,绣着半朵残菊,“有人说他倒在了风雪里,有人说他被山匪劫了……”她将荷包放在断碑上,霜花瞬间覆满绣线,“这驿站的每块石头,都听过离人的故事。
” 斑竹笔在砚中搅碎浓墨,霜气凝成的水珠顺着笔杆滴落,在宣纸上晕开墨团。
煜明忽然想起渔村里阿浪唱走调的《渔歌子》,想起竹坞老匠人掌心的篾纹,此刻这断碑残字,何尝不是另一种被时光编织的词心? 《云麓驿残碑》 古道残碑卧野蒿,篆纹深处隐霜刀。
雁书未寄云先散,菊绣空存泪已凋。
风蚀千年离客恨,苔封半阙断肠谣。
莫询驿路今何在,冷月无声照旧寮。
写完最后一字,老妪已拾起荷包转身:“明日霜降,这碑下的野菊该全枯了。
”她的身影渐渐隐入枫林,唯有枣木杖叩击石板的声音,与煜明的心跳声重叠。
第三叠·寒寺钟声入词笺 暮色四合时,霜雾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