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书海寻光梦远航

关灯
     他们交换了联系方式,约定以后常来图书馆交流读书心得,君子之交淡如水,这份因书结缘的情谊,简单而纯粹。

     离开图书馆时,夜幕已经降临,城市灯火辉煌。

    煜明怀揣着借来的书,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满是充实。

    回到家,他顾不上疲惫,迫不及待地翻开书继续阅读。

    在昏黄的台灯下,他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仿佛忘记了时间。

     周末,煜明再次来到图书馆。

    这次,他在角落里发现了一本高尔基的《童年》。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书是我最好的伙伴,它陪我度过无数个孤独的夜晚,让我看到了希望和光明。

    ”他轻声念着书中的话,思绪飘回到自己的童年。

    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那些在旧书店淘书的时光,却是他最珍贵的回忆。

    他在书中看到了阿廖沙苦难却坚强的童年,也更加珍惜自己现在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正当煜明读得入神时,图书馆里突然传来一阵争吵声。

    他抬头望去,只见一个年轻人和图书管理员争得面红耳赤。

    原来,年轻人想要借阅的书已经被借完了,他却不理解图书馆的规定,情绪有些激动。

    煜明放下书,走过去轻声劝解:“别着急,我们可以看看图书馆的预约系统,等这本书还回来就能借到了。

    大家都遵守规定,图书馆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呀。

    ”年轻人听了煜明的话,渐渐冷静下来,不好意思地向管理员道了歉。

     这件小事让煜明意识到,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不仅要有对书的热爱,还要有理解和包容他人的心。

    他回到座位上,继续阅读,却有了更深的感悟。

     随着阅读的深入,煜明发现自己对文学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

    他开始尝试写一些读书笔记和感悟,将自己的思考和书中的智慧融合在一起。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他明白,仅仅阅读是不够的,还要将书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工作中,煜明也将从书中汲取的力量发挥出来。

    面对项目中的难题,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焦虑和退缩,而是像鲁迅笔下的勇士一样,勇敢地去面对。

    他借鉴巴金对生活“搏斗”的态度,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茅盾对社会现象分析的思维,深入剖析项目中的问题根源。

    渐渐地,他在工作中取得了进步,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认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煜明和泽宇的友谊也在不断加深。

    他们会在图书馆的休息区分享最近读到的好书,交流彼此的感悟。

    有时候,为了一个观点,他们会争论得面红耳赤,但过后又会相视一笑。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这份因书而结的情谊显得格外珍贵。

     一天,泽宇兴奋地找到煜明,说:“我最近参加了一个文学交流活动,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都很有才华,我们还一起探讨了很多关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