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露园寻芳

关灯
    的。

     煜明忽然想起,去年冬日,砚秋染了风寒,却执意要在雪夜同他论诗。

    那时屋内炭火烧得正旺,砚秋裹着狐裘,指尖捏着半片冻干的梅瓣,说“诗贵自然,如这梅瓣,枯荣皆有韵”。

    此刻见他在雨中论花,眼中神采与当年并无二致,心中忽然涌上暖意——这世间能有一人,无论春秋寒暑,皆可共赏草木荣枯,共论诗心所向,实乃大幸。

     “你看那新苞,”煜明忽然指着枝头半敛的花苞,“半敛含娇态,倒像是待字闺中的少女,可这‘绽蕊轻摇映翠浓’,却又有几分飒爽。

    ”砚秋闻言大笑,笑声惊飞了栖在竹枝上的麻雀:“煜明兄惯来爱用刚柔并济之笔,当年在松涛阁,你写‘松针凝露如剑戟,却承朝晖化玉光’,便让我惊叹至今。

    此刻见这花枝,倒真应了你的诗心——刚柔之间,方见天地。

    ” 细雨渐歇时,砚秋不知何时取来笔墨。

    石桌上的宣纸已被潮气洇湿边角,他却浑不在意,提笔便写:“细雨如丝落玉丛,粉腮凝露韵无穷。

    新苞半敛含娇态,绽蕊轻摇映翠浓。

    ”笔锋流转间,竟将雨中花影尽皆收于纸上。

    煜明望着他笔下的“凝露”二字,墨色浓淡相宜,竟似真有露珠将落未落,忽然想起两人初遇时,砚秋在书院墙下题诗,也是这般举重若轻,将满墙爬山虎写得如泼墨山水,从此便成了忘年交。

     三、晨花凝露:静赏仙姿 巳时初,云开雾散,晨晖终于穿透云层,在花瓣上镀了层金纱。

    煜明随砚秋转入东园,却见一片木槿开得正好。

    不同于西府海棠的娇柔,木槿的花瓣更显挺括,晨露凝在瓣尖,竟似水晶雕琢的珠饰,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

    叶面上的露珠则聚成小水洼,倒映着蓝天白云,恍若微型天池。

     “记得你曾说,读诗如观露,”砚秋忽然压低声音,仿佛怕惊了花叶上的清梦,“初读时如见露之晶莹,再读便见露中世界,三读则露落无声,却已湿了衣襟。

    ”他指向一朵半开的木槿,花瓣上的露珠正顺着纹理滚落,在花瓣上留下一道水痕,“这‘晨晖轻洒润娇英,玉瓣凝珠韵自生’,不正是读诗的三重境界?初见惊艳,再品生韵,终了则韵留于心,如露润花根。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煜明忽然想起,去年中秋,两人在湘江边泊舟赏月。

    砚秋曾指着水中月影说:“诗心当如这月影,看似触手可及,实则要在波心寻。

    ”此刻见他将诗心比作晨露,倒觉得比月影更贴切——晨露虽短暂,却凝聚了整夜的清寒,正如诗心虽无形,却承载了岁月的沉淀。

     “你看这嫩叶,”煜明轻抚一片舒展的新叶,露珠顺着叶脉滑入手心,凉丝丝的,“‘嫩叶舒怀添秀色,花苞待放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