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关灯
小
中
大
字迹抄的,叔叔拿去散人、讲学都好。
” 卢照邻大吃一惊,这文集寄出不过七八个月,筠之还怀着身孕,怎能抄这样多的书?他皱着眉,严厉责备道:“还是这痴根不改!信中早说过不准你替我抄,若有下次,阿叔可再不给你寄书了!” 筠之笑盈盈地仰脸,“夜里睡不着,写字能静心,慢慢就抄出来了。
倒是叔叔笔力不如从前,被我捻出来二十几处错儿,都一一改正了。
” 卢照邻捧腹,哈哈大笑道:“那可不是我写的。
” 此时照邻身旁的文士清咳一声,又皱眉睨了他几眼。
照邻摇了摇头,对筠之笑道:“这是你杨令明杨叔叔。
我近年右手打颤儿,眼睛也不好,那卷《新子安集》是他仿我的字所抄,竟连你也瞒过了。
” 那文士轻嗤一声,十分埋怨卢照邻:“我只当你忘了我在这儿呢!”又对筠之连连摆手,脸色微嗔,“别叫我叔叔,端端的,竟将我叫老了。
” 眼前人秀逸超群,玉树临风,不过三十五岁模样,竟就是写出《浑天赋》《紫骝马》的杨炯。
筠之急忙欠身,谢他对阿叔的体贴照顾,又道:“窃形骸者,既昭发于枢机;吸精微者,亦潜附于声律。
虽雅才之变例,诚壮思之雄宗也。
先生这篇新序跌宕起伏,神采飞扬,我受益匪浅。
” 杨炯听她对自己序言信手拈来,心里生出几分赞赏,悠然笑道:“你很懂事,比升之强。
我的确担得起你一句先生。
” 几人说说笑笑间已步至中堂,婉儿跽坐于案前,双手端正地振袖过首,敬拜道:“不才上官婉儿,素闻卢、杨两位先生贤名,今日得瞻,实属大幸。
” 卢照邻大惊,急忙让筠之将她扶起,筠之摇头,乌溜溜的眼睛笑得狡黠,“叔叔道我痴,但婉儿比我更痴,所谓虚心若愚,痴傻是求学心切之人惯有的毛病,我管不了。
” 杨炯面色不悦,他素来厌恶上官仪绮错婉媚的诗风,甚至在《子安集序》中批评上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认为诗文不该受格律束缚,他与卢照邻、王勃、骆宾王三人一样,讲究以诗为高情壮思之载体,抑扬天地,鼓动风云,也正因此,文坛称卢杨王骆作“四杰”。
此时乍然见了上官婉儿,杨炯自然没有好话,迎面先将上官体绮靡狭窄的毛病批评一遍。
婉儿面无恼色,反而含笑称是。
“祖父文风婉转,长于应制咏物,但拘束于六对、八对,体裁又囿于宫廷,缺乏慷慨激昂的杰傲之气。
此一项上,卢先生一歌《行路难》从渭水边一条枯枝起笔,言尽古今世事之艰辛,大抒历史兴亡之慨叹,气势恢
” 卢照邻大吃一惊,这文集寄出不过七八个月,筠之还怀着身孕,怎能抄这样多的书?他皱着眉,严厉责备道:“还是这痴根不改!信中早说过不准你替我抄,若有下次,阿叔可再不给你寄书了!” 筠之笑盈盈地仰脸,“夜里睡不着,写字能静心,慢慢就抄出来了。
倒是叔叔笔力不如从前,被我捻出来二十几处错儿,都一一改正了。
” 卢照邻捧腹,哈哈大笑道:“那可不是我写的。
” 此时照邻身旁的文士清咳一声,又皱眉睨了他几眼。
照邻摇了摇头,对筠之笑道:“这是你杨令明杨叔叔。
我近年右手打颤儿,眼睛也不好,那卷《新子安集》是他仿我的字所抄,竟连你也瞒过了。
” 那文士轻嗤一声,十分埋怨卢照邻:“我只当你忘了我在这儿呢!”又对筠之连连摆手,脸色微嗔,“别叫我叔叔,端端的,竟将我叫老了。
” 眼前人秀逸超群,玉树临风,不过三十五岁模样,竟就是写出《浑天赋》《紫骝马》的杨炯。
筠之急忙欠身,谢他对阿叔的体贴照顾,又道:“窃形骸者,既昭发于枢机;吸精微者,亦潜附于声律。
虽雅才之变例,诚壮思之雄宗也。
先生这篇新序跌宕起伏,神采飞扬,我受益匪浅。
” 杨炯听她对自己序言信手拈来,心里生出几分赞赏,悠然笑道:“你很懂事,比升之强。
我的确担得起你一句先生。
” 几人说说笑笑间已步至中堂,婉儿跽坐于案前,双手端正地振袖过首,敬拜道:“不才上官婉儿,素闻卢、杨两位先生贤名,今日得瞻,实属大幸。
” 卢照邻大惊,急忙让筠之将她扶起,筠之摇头,乌溜溜的眼睛笑得狡黠,“叔叔道我痴,但婉儿比我更痴,所谓虚心若愚,痴傻是求学心切之人惯有的毛病,我管不了。
” 杨炯面色不悦,他素来厌恶上官仪绮错婉媚的诗风,甚至在《子安集序》中批评上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认为诗文不该受格律束缚,他与卢照邻、王勃、骆宾王三人一样,讲究以诗为高情壮思之载体,抑扬天地,鼓动风云,也正因此,文坛称卢杨王骆作“四杰”。
此时乍然见了上官婉儿,杨炯自然没有好话,迎面先将上官体绮靡狭窄的毛病批评一遍。
婉儿面无恼色,反而含笑称是。
“祖父文风婉转,长于应制咏物,但拘束于六对、八对,体裁又囿于宫廷,缺乏慷慨激昂的杰傲之气。
此一项上,卢先生一歌《行路难》从渭水边一条枯枝起笔,言尽古今世事之艰辛,大抒历史兴亡之慨叹,气势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