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关灯
    霏霏的春雪落着落着,落成了春雨,洛阳城里濛濛地有了一层绿意,春风吹到脸上来,潮湿,一点点暖意,多少给心有余悸的百官一些安慰短短五十日改元三次,事情再坏,又能坏到哪般田地。

     九洲池兵变后,太后赦天下,改元文明。

    甲子,太后御武成殿,皇帝帅王公以下上尊号。

    丁卯,太后临轩,遣礼部尚书武承嗣册李旦为帝。

    册帝大典后,太后禁李旦于偏殿,非祭天、祀地之家国大事不得出。

    比起稳坐东宫三年、又有韦氏外戚鼎力相助的兄长李显,李旦根基之薄弱尤甚,只能听凭母亲安排。

     自此,太后正式临朝称制,紫宸殿的龙座上空无一人,唯有龙座后垂着一幕金紫珠帘,武则天坐于其后,居高临下,俯视崝嵘。

     居守长安的刘仁轨闻讯,遣信使至洛阳辞任,说自己老迈、不堪居守,洋洋洒洒又说了一刻钟吕后祸败之事,“以申规戒”。

    太后面露不悦,武承嗣奉承左右,竟出手打了信使。

    当日看茶的小内官是个漏嘴巴,消息不胫而走,如今满朝都知道武承嗣打了刘仁轨信使的耳光,刘仁轨更借口不朝,西京的政务已经堆了满山满案。

     筠之“唔”了一声,对婉儿蹙眉道:“改旗换帜的事办得太快了。

    刘太傅历任四朝,也不怪他痛心疾首。

    ” 自改元后,娘娘又下令,洛阳由“东都”改叫“神都”,皇城改叫“太初宫”,宫内一应金龙红旗改为紫花银旗,连尚书、中书、门下省也改名叫“文昌台”“凤阁”“鸾台”,其余省、寺、监、率之名,悉以义类改之。

    这套新叫法由婉儿和筠之共同拟定,原定今年年底才颁布。

     婉儿微微叹气,“其实我也这样想。

    这次娘娘太心急了,武承嗣又在一旁撺掇。

    ” 筠之道:“为长远计,还是该对刘太傅低头。

    ” 婉儿点头,“自然。

    不为民望,刘仁轨自身就有举事的财资人脉虽说他不至于如此,还是谨慎为上。

    ” 筠之道:“所以,还是遣武承嗣带着印玺、娘娘的亲笔手谕往西京最好。

    手谕,手谕先夸刘太傅说得对,赞他直言谏上,还要紧咬‘代政’二字,不留把柄。

    ” 说完,筠之提笔写道:“今以皇帝谅闇不言,眇身且代亲政;远劳劝戒,复辞衰疾。

    又云‘吕氏见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