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傅璋绝望地说:天亡我也
关灯
小
中
大
长相守(上)一共在二十二个州/城发售,总共准备了两万三千本。
有心人推动下,销售很快,五天时间,基本告罄。
子墨给梁幼仪禀报:“郡主,长相守上册已经发售完毕,共到手一万一千五百两银子。
” 芳芷惊奇地说:“竟然能赚到这么多银子?” 原本郡主说把兼祧两房的消息卡个机会放出去,她还想着花钱找谣将动用楼船军散播消息,郡主阻止了。
说太后护着傅璋,只要武德司的人出动探查,抽丝剥茧,肯定查到自己人头上。
子墨认识一个擅长写话本的人,把这个故事交给他。
就算太后想护着傅璋,也得拿出证据了,别人写个话本算什么大罪? 听芳芷说赚钱,梁幼仪说:“也赚不到多少银子,刻印材料、工时、运到各地的路费,各个销售书铺也要分去三成左右的利润,这些都是成本。
” 七七八八扣去,总利润估计也就两千两。
不过能赚两千两也极好,因为郡主原本就不是想着赚钱。
抱朴苑。
傅璋从那天与云裳郡主退了婚,整个人都是浑浑噩噩的。
在宫里,一向对他器重的太后娘娘,毫不犹豫地解除他所有的官职,一撸到底。
那些平时对他敬重、巴结逢迎的大小官员,都拍着他的肩膀说:“傅大人,你可是立了大功。
” 那道遗诏,是大陈皇室一直想要收回的一把头顶的利剑,太后迫切地想名垂青史,牺牲他很正常。
次日,他按照平时的习惯,卯时上朝,却在宫门口被禁军拦住:“非朝廷官员禁止入内。
” 他愕然地对禁军头领说:“你们拦我?瞧清楚,是本官。
” 那禁军首领倒也没有挖苦讽刺他,只问了一句:“禁军只按规矩办事,请问阁下是哪个部的官员?” 傅璋想说昨天革职只是太后权宜之计,但,这话没法明面讲。
原先的同僚,都对他视而不见,连一个搭理他的都没有。
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又坐了轿子回府,半道遇见千杰骑马上朝,本来都过去了,他又掉头拦住他的轿子。
傅璋急忙打招呼:“千大人。
” 千杰面无表情地说:“傅璋,看在我们以前同朝为官的份上,提醒您一句,您现在已经不是朝廷官员,你没有资格乘坐四品官轿,这不符合规制。
” 傅璋下了轿,看着千杰远去的背影,往路边靠了靠,在正月的寒风里待了很久,步行回府。
回府的一路上,没人给他打招呼,老百姓的喜怒都挂在脸上,没人给他面子。
回到府里,被接回府的姚素衣及四个孩子,都愕然他怎么去而复回,他懒得解释,回到书房。
他不是年轻小伙子,为官十几年,太清楚人情冷暖,太知道一路走来的不容易,他若不尽快官复原职,朝堂就再也没有他的位子。
他必须尽快恢复官职。
刚好,户部来提那五千石粮食,他心里恨太后的薄情,他都被免职,他今天没有去上朝,太后看不到吗?竟然还派人上门来提粮食? 可现在根本得罪不起太后。
户部的官员到底是来提粮食的,还算客气:“傅老爷能献出五千石粮食,可解了朝廷的急,如今内外
有心人推动下,销售很快,五天时间,基本告罄。
子墨给梁幼仪禀报:“郡主,长相守上册已经发售完毕,共到手一万一千五百两银子。
” 芳芷惊奇地说:“竟然能赚到这么多银子?” 原本郡主说把兼祧两房的消息卡个机会放出去,她还想着花钱找谣将动用楼船军散播消息,郡主阻止了。
说太后护着傅璋,只要武德司的人出动探查,抽丝剥茧,肯定查到自己人头上。
子墨认识一个擅长写话本的人,把这个故事交给他。
就算太后想护着傅璋,也得拿出证据了,别人写个话本算什么大罪? 听芳芷说赚钱,梁幼仪说:“也赚不到多少银子,刻印材料、工时、运到各地的路费,各个销售书铺也要分去三成左右的利润,这些都是成本。
” 七七八八扣去,总利润估计也就两千两。
不过能赚两千两也极好,因为郡主原本就不是想着赚钱。
抱朴苑。
傅璋从那天与云裳郡主退了婚,整个人都是浑浑噩噩的。
在宫里,一向对他器重的太后娘娘,毫不犹豫地解除他所有的官职,一撸到底。
那些平时对他敬重、巴结逢迎的大小官员,都拍着他的肩膀说:“傅大人,你可是立了大功。
” 那道遗诏,是大陈皇室一直想要收回的一把头顶的利剑,太后迫切地想名垂青史,牺牲他很正常。
次日,他按照平时的习惯,卯时上朝,却在宫门口被禁军拦住:“非朝廷官员禁止入内。
” 他愕然地对禁军头领说:“你们拦我?瞧清楚,是本官。
” 那禁军首领倒也没有挖苦讽刺他,只问了一句:“禁军只按规矩办事,请问阁下是哪个部的官员?” 傅璋想说昨天革职只是太后权宜之计,但,这话没法明面讲。
原先的同僚,都对他视而不见,连一个搭理他的都没有。
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又坐了轿子回府,半道遇见千杰骑马上朝,本来都过去了,他又掉头拦住他的轿子。
傅璋急忙打招呼:“千大人。
” 千杰面无表情地说:“傅璋,看在我们以前同朝为官的份上,提醒您一句,您现在已经不是朝廷官员,你没有资格乘坐四品官轿,这不符合规制。
” 傅璋下了轿,看着千杰远去的背影,往路边靠了靠,在正月的寒风里待了很久,步行回府。
回府的一路上,没人给他打招呼,老百姓的喜怒都挂在脸上,没人给他面子。
回到府里,被接回府的姚素衣及四个孩子,都愕然他怎么去而复回,他懒得解释,回到书房。
他不是年轻小伙子,为官十几年,太清楚人情冷暖,太知道一路走来的不容易,他若不尽快官复原职,朝堂就再也没有他的位子。
他必须尽快恢复官职。
刚好,户部来提那五千石粮食,他心里恨太后的薄情,他都被免职,他今天没有去上朝,太后看不到吗?竟然还派人上门来提粮食? 可现在根本得罪不起太后。
户部的官员到底是来提粮食的,还算客气:“傅老爷能献出五千石粮食,可解了朝廷的急,如今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