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厓山砂

关灯
    ——十万忠骨化瓷砂,一念残阳照鬼船 祥兴二年正月,厓山海面漂来千具陶瓮。

    宋军小卒陈三宝捞起一瓮,见内盛赤砂渗血,瓮底刻“景炎三年·漳州窑”。

    是夜,瓮中砂粒随潮涌上帅船,在张世杰案头凝成血色棋局——白子尽碎,黑子围困孤星。

     张世杰踹开底舱铁门时,幽冥当铺的青铜秤已悬浮于积水中。

    秤盘左列七枚带血臼齿(陆秀夫亲兵遗骸),右盘堆着发霉的《武经总要》。

     “换三日南风。

    ”他掷出元帅金印。

     青袍掌柜轻笑:“金印只抵半日风。

    若要破元军船阵……”枯手指向舱壁地图,厓山北岸瞬时裂开血红缝罅,“需典厓山地脉。

    ” 突然,陶瓮血砂漫过门槛,在秤杆上凝成“休想”二字。

     陆秀夫带亲兵潜入北岸岩洞,见百具陶轮飞转。

    元军匠人正将宋人骸骨掺入高岭土,烧制星纹瓷雷——每颗雷嵌阵亡者门齿,落地即爆出骨灰毒雾。

     “此雷名‘忠义砂’。

    ”被俘的漳州窑匠嘶喊,“张弘范说…宋人硬骨最耐火!” 陆秀夫抚过未烧制的泥胚,发现胚内竟裹着泉州沉船的《市舶条例》。

    当夜,二十窑匠被灭口,岩洞溢出蓝焰,烧出满地琉璃态脚印。

     南风未至,元军“鬼角号”吹响《破阵乐》。

    曲声催动海底沉船,阵亡宋兵攀舷复活,眼窝嵌着星纹瓷片,专撕旧日同袍。

     “是《霓裳》逆谱!”随军乐师砸碎桐木琴,“漳州窑的骨笛…” 张世杰劈开腐尸头颅,瓷片内暗刻小字:“德佑元年·临安教坊司”。

    他猛然想起——三年前和议,自己亲手将宫廷乐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