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革除录
关灯
小
中
大
永乐元年七月初五,南京奉天殿的蟠龙藻井渗出墨汁。
方孝孺的囚衣浸透了血,腕上铁链刮过诏狱砖墙,拖出断续的"革"字——那是三日前朱棣命他起草即位诏时,他用断指蘸血写下的"篡"字残痕。
"方先生骨头硬,可十族七百三十二口人的舌头软。
"纪纲的绣春刀挑起一卷黄绫,"幽冥当铺的掌柜说,您三年前当了一件不该当的东西。
" 方孝孺猛然抬头,诏狱天窗漏下的光斑里浮着半片龟甲,甲纹赫然是《连山易》残卦。
建文三年腊月,方孝孺曾在东宫讲《周礼》。
太子朱文奎的砚台突然渗血,浸透了他袖中密信——齐泰黄子澄联名血书,求他阻燕王靖难。
子时,钦天监观星台的铜圭泛起青光。
当铺掌柜的影子投在《洪武正韵》书页上,指尖点着"革"字释义:"兽皮治去其毛,更变之谓。
" "典当物:建文朝修《太祖实录》的朱砂批注本。
"方孝孺展开泛黄书卷,页边密布建文帝批的"削藩策","所求:燕逆麾下必有文臣倒戈。
" 掌柜的夏代龙玺盖在当票边缘:"再加一条——您死后名字从《永乐大典》抹去,换文曲星今夜西沉。
" 方孝孺未料到代价来得如此快。
七日后,李景隆开金川门迎燕军,城头坠下的不仅是铁铉耳鼻,还有他亲手编的《削藩十议》——每一页都钉着倒戈文臣的姓名。
"方先生以为当铺做慈善?"掌柜的声音混在南京城哭嚎中,"您当的是建文帝的文脉,收的自然是他的人心。
" 奉天殿上,朱棣的九龙椅压着《太祖实录》。
方孝孺掷笔刹那,殿柱蟠龙突然睁眼,口中衔着的玉轴诏书展开,竟是三年前他与掌柜签的甲骨文当票! "诛十族?"方孝孺盯着刑场七百三十二具尸体,发现幼孙襁褓里塞着半片龟甲——正是他典当的《连山易》
方孝孺的囚衣浸透了血,腕上铁链刮过诏狱砖墙,拖出断续的"革"字——那是三日前朱棣命他起草即位诏时,他用断指蘸血写下的"篡"字残痕。
"方先生骨头硬,可十族七百三十二口人的舌头软。
"纪纲的绣春刀挑起一卷黄绫,"幽冥当铺的掌柜说,您三年前当了一件不该当的东西。
" 方孝孺猛然抬头,诏狱天窗漏下的光斑里浮着半片龟甲,甲纹赫然是《连山易》残卦。
建文三年腊月,方孝孺曾在东宫讲《周礼》。
太子朱文奎的砚台突然渗血,浸透了他袖中密信——齐泰黄子澄联名血书,求他阻燕王靖难。
子时,钦天监观星台的铜圭泛起青光。
当铺掌柜的影子投在《洪武正韵》书页上,指尖点着"革"字释义:"兽皮治去其毛,更变之谓。
" "典当物:建文朝修《太祖实录》的朱砂批注本。
"方孝孺展开泛黄书卷,页边密布建文帝批的"削藩策","所求:燕逆麾下必有文臣倒戈。
" 掌柜的夏代龙玺盖在当票边缘:"再加一条——您死后名字从《永乐大典》抹去,换文曲星今夜西沉。
" 方孝孺未料到代价来得如此快。
七日后,李景隆开金川门迎燕军,城头坠下的不仅是铁铉耳鼻,还有他亲手编的《削藩十议》——每一页都钉着倒戈文臣的姓名。
"方先生以为当铺做慈善?"掌柜的声音混在南京城哭嚎中,"您当的是建文帝的文脉,收的自然是他的人心。
" 奉天殿上,朱棣的九龙椅压着《太祖实录》。
方孝孺掷笔刹那,殿柱蟠龙突然睁眼,口中衔着的玉轴诏书展开,竟是三年前他与掌柜签的甲骨文当票! "诛十族?"方孝孺盯着刑场七百三十二具尸体,发现幼孙襁褓里塞着半片龟甲——正是他典当的《连山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