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鸡飞狗跳,药散初成

关灯
    接下来的十二个时辰,对于外伤署,尤其是陈纤歌和刘牧来说,是极其漫长而关键的。

     王司吏被安置在隔间内,由两名经验丰富的药童轮流看护,随时记录他的体温、脉搏、伤口渗出物以及精神状态。

    陈纤歌几乎寸步不离,每隔一个时辰便亲自检查伤口,更换药物,并调整内服汤剂的剂量。

     令人欣喜的结果在第二天清晨初步显现。

     王司吏的高烧退了下去,虽然仍有低热,但神智已经完全清醒,之前那种挥之不去的恶心和眩晕感也大大减轻。

    最关键的是他手臂上的伤口,虽然经过“焦土疗法”后显得有些狰狞可怖——焦黑的边缘和暗红的创面——但那令人恐惧的灰黑色扩散迹象,彻底消失了!伤口渗出的不再是恶臭的黑水,而是正常的、淡黄色的组织液,带着淡淡的药膏清香。

     当陈纤歌再次为他换药,小心翼翼地清理掉部分坏死的焦痂,露出下面略显苍白但明显开始有肉芽组织萌生的创面时,连一直保持着严肃表情的刘牧,也忍不住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笑容。

     “成了!真的成了!”刘牧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他拍了拍陈纤歌的肩膀,力道之大,显示出他内心的激动,“小子,你这法子,简直是……鬼斧神工!” 王司吏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挣扎着想要起身道谢,被陈纤歌按了回去。

     “王司吏,安心休养,伤口愈合还需要时间,切不可大意。

    ”陈纤歌叮嘱道,心中也略微松了口气。

    初步验证有效,至少证明他的思路是对的。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在外伤署乃至整个太医院传开。

     “听说了吗?外伤署那个新来的陈纤歌,治好了镇妖司送来的那种怪伤!”“真的假的?解毒署的王太医他们都束手无策啊!”“千真万确!我亲眼看到王司吏今天早上精神好多了!听说用的是一种极其霸道的法子,直接把烂肉都烧掉了!”“嘶……这么狠?那不是比生刮还疼?”“疼是疼,但能保命啊!听说那玩意儿沾上就死,现在有救了!” 一时间,各种议论声四起。

    有惊叹,有好奇,有难以置信,自然也夹杂着一些酸溜溜的质疑和不屑。

     解毒署那边反应最为复杂。

    几位之前负责研究此伤的太医,脸色都有些难看。

    他们耗费心力,尝试了各种名贵药材和秘传丹方都无效,结果却被一个外伤署负责熬膏药的年轻人用看似粗暴的土办法解决了?这让他们情何以堪。

     其中一位资历颇深的孙太医,按捺不住好奇和一丝不服,亲自来到了外伤署的隔间外。

    刘牧倒也大方,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并允许他在不打扰病人的情况下,隔着一段距离观察了一下王司吏换药后的伤口。

     孙太医仔细看了半晌,又闻了闻空气中残留的硝石和烈酒气味,眉头紧锁,最终只是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转身离开了。

    他内心承认这方法确实有效,但这种“破坏性”的治疗思路,与他们所学的“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丹道医理大相径庭,一时间难以接受。

     然而,前线的军情不会给太医院太多时间去消化和争论。

     就在王司吏病情好转的消息传出的当天下午,兵部和镇妖司同时送来了加急文书——黑风峡附近又发生了数次小规模冲突,再次出现了近百名感染了类似“腐烂诅咒”的伤员!而且据报,蛮族巫师似乎还在改进这种恶毒的巫术,后续的伤势可能更加棘手! 文书直接送到了刘牧手中,措辞严厉,要求太医院立刻拿出有效方案,并尽快提供足以应对的药物。

     刘牧拿着文书,只觉得重逾千斤。

    他看向陈纤歌,眼神凝重:“纤歌,看来,你的法子是目前唯一的希望了。

    只是……王司吏只有一个,可前线有近百个!而且,你这法子操作起来风险极大,稍有不慎……” 陈纤歌明白刘牧的顾虑。

    他的“焦土疗法”对操作者的判断力、手法的精准度要求极高,而且过程痛苦,后续护理也需要精心。

    让普通军医或者经验不足的药工来操作,很可能弊大于利。

     “刘医丞,”陈纤歌沉思片刻,说道,“直接将硝石霜和煅石灰粉末交给前线肯定不行。

    但或许……我们可以将其预先调配成一种标准化的‘祛腐生肌散’?将比例固定,加入一些缓和药性的辅料,并制定详细的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

    同时,内服的‘犀角地黄汤’加减方,也可以预先熬制成药液或制成药丸,方便前线使用。

    ” “标准化?”刘牧咀嚼着这个词,眼睛一亮,“就像你之前弄的续筋膏流水线一样?” “对,”陈纤歌点头,“虽然无法完全取代现场判断,但至少可以提供一个相对安全、有效的标准方案。

    我们可以先在外伤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