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众矢之的
关灯
小
中
大
,眼中却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青霉素……这东西的出现,或许真的能改变大唐的医药格局。
而陈纤歌这个弟子,也远比他最初想象的要神秘得多。
他呷了口茶,喃喃自语:“云游偶得之秘?残缺古籍?小子,你身上到底藏着多少秘密……” 药考后的第二天,太医院的气氛明显变了。
原本只是三年一度的盛事余波,如今却因为“青霉素”和陈纤歌、农灵若师姐弟,变得暗流涌动。
按照天子的旨意,孙奉御牵头,迅速组建了一个由太医院数位经验丰富医官组成的“青霉素验证小组”。
孔昭太医署丞赫然在列,只不过脸色阴沉,显然是被强行塞进来的,明显是农一给他塞进来的,这个恶人总要有人当不是。
陈纤歌和农灵若成了这个小组的核心,但同时也是被无数双眼睛审视的对象。
他们临时被安排到太医院一处更大的院落,作为新的“试药院”,专门用于青霉素的临床验证。
新的试药院比之前那个僻静小院大了许多,也更加敞亮,但陈纤歌却觉得这里的空气比天牢值房还要压抑。
每日清晨,当他那双死鱼眼还没完全睁开时,便能感受到院外那些医官、学徒,甚至是一些闻讯而来的长安城医馆郎中投来的复杂目光——有好奇、有探究、有怀疑、有不屑,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敌意。
“师弟,今日的病患名单在这里。
”农灵若将一份名册递给陈纤歌,她的神色也带着几分凝重,“都是孙奉御和几位大人亲自挑选的,病症都很典型,也都是自愿前来试药的。
” 陈纤歌接过名册,粗略扫了一眼。
上面详细记录了病患的姓名、年龄、性别、籍贯以及主要病症。
大多是严重的金疮感染、痈疽溃烂、或是高热不退的疑难杂症,都是传统医药束手无策的病患。
“嗯,我知道了。
”陈纤歌应了一声,那双死鱼眼在看到几个病患的病症描述时,微微眯了起来。
这些病例,无疑是最好的证明机会,但也意味着巨大的风险。
一旦出现任何意外,他们之前在药考上赢得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孔昭太医署丞带着几名医官走入院子,他那张刻板的脸上写满了不悦。
他扫了一眼陈纤歌和农灵若,冷哼一声:“哼!年轻人,莫以为在药考上耍了些花招,便能蒙混过关。
这治病救人,可不是儿戏!老夫倒要看看,你们这所谓的‘神药’,究竟是真有奇效,还是徒有虚名!” “孔大人言重了。
”孙奉御连忙上前打圆场,“陈学徒和农姑娘的青霉素,在之前的试验中确有不俗表现。
今日起,便请诸位同僚一同见证,也好集思广益,为我大唐百姓寻得良药。
” “哼!”孔昭再次冷哼,不再多言,只是眼神锐利地盯着陈纤歌的一举一动。
陈纤歌对此毫不在意,他那双死鱼眼仿佛没看到孔昭的敌意,径直走向第一位病患。
那是一位面色青灰、手臂肿胀溃烂的壮汉,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恶臭。
壮汉眼神涣散,显然已是病入膏肓。
“这位大哥,莫怕。
”农灵若上前,轻柔地安抚着病患,同时熟练地准备着青霉素药液和琉璃注射器。
经过这段时间的练习,她对配药和注射的流程已经非常熟悉。
陈纤歌则仔细检查病患的伤口和体征,那双死鱼眼中透着一种与平日截然不同的专注和冷静。
他根据病患的情况,迅速判断出所需的剂量。
“七十万单位,肌肉注射。
”陈纤歌对农灵若说道。
农灵若点点头,将配好的药液吸入注射器。
在众目睽睽之下,她小心翼翼地将针头刺入壮汉的三角肌,然后缓慢而稳定地推入药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壮汉身体猛地一颤,发出一声低沉的呻吟,但很快便归于平静。
孔昭和其他几位医官凑上前,仔细观察着病患的反应,眼神中充满了审视和怀疑。
“这般直接将药液注入体内,简直是闻所未闻!”一名医官低声嘀咕。
“是啊,万一药性发作,如何是好?”另一人附和。
陈纤歌那双死鱼眼扫过他们,没有解释,只是平静地记录下用药时间、剂量以及病患的即时反应。
接下来的日子,陈纤歌和农灵若便在这样的环境下,每日为病患诊治、用药、记录。
试药院里,空气中弥漫着药液的味道,以及病患痛苦的呻吟和逐渐转好的希望。
那些原本被判了死刑的病患,在青霉素的作用下,一天天好转。
高热退去,伤口收敛,精神恢复。
他们的脸上重新出现了血色,眼神中也燃起了对生命的渴望。
这种肉眼可见的疗效,让那些原本持怀疑态度的医官们渐渐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他们开始主动向陈纤歌和农灵若请教,仔细翻阅那些详实的记录。
只有孔昭,依旧板着一张脸,虽然不再公开质疑,但眼神中的审视和挑剔从未消失。
他每日都会仔细检查病患的身体,试图找出任何一点不利的证据。
【系统提示:病患张三,男,年龄约四十,体重估测一百二十斤。
诊断:左臂金疮感染并发败血症。
当前状态:体温已恢复正常,伤口脓液减少,红肿消退。
建议:继续使用青霉素V2.91,剂量调整为每次八十万单位,每日两次,肌肉注射。
友情提示:宿主,你的“黄粉末”正在创造奇迹,但别忘了,奇迹往往伴随着风险。
】 陈纤歌在心里回了一句:“我知道。
”他当然知道风险,抗生素的副作用、过敏反应、耐药性……这些都是悬在他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但他别无选择。
每日的高强度工作,以及体内“镜心之毒”的持续折磨,让陈纤歌疲惫不堪。
他必须每日坚持俯卧撑,才能压制那股燥热和冲动。
力量属性和体质属性在缓慢提升,但这距离“半步先天”的目标,依然遥不可及。
柳如烟的威胁,如同阴影笼罩在他的心头。
他必须尽快拿到“七星续命丹”的丹方和丹药,不仅是为了解毒,更是为了获得武道功法,提升实力。
而这一切,都取决于青霉素的最终验证结果。
一个月的时间,在紧张和忙碌中飞快流逝。
试药院里的病患,大多数都已明显好转,甚至有几位已经可以下地活动。
他们的感激之情,是陈纤歌和农灵若最大的慰藉。
孙奉御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其他参与验证的医官们
青霉素……这东西的出现,或许真的能改变大唐的医药格局。
而陈纤歌这个弟子,也远比他最初想象的要神秘得多。
他呷了口茶,喃喃自语:“云游偶得之秘?残缺古籍?小子,你身上到底藏着多少秘密……” 药考后的第二天,太医院的气氛明显变了。
原本只是三年一度的盛事余波,如今却因为“青霉素”和陈纤歌、农灵若师姐弟,变得暗流涌动。
按照天子的旨意,孙奉御牵头,迅速组建了一个由太医院数位经验丰富医官组成的“青霉素验证小组”。
孔昭太医署丞赫然在列,只不过脸色阴沉,显然是被强行塞进来的,明显是农一给他塞进来的,这个恶人总要有人当不是。
陈纤歌和农灵若成了这个小组的核心,但同时也是被无数双眼睛审视的对象。
他们临时被安排到太医院一处更大的院落,作为新的“试药院”,专门用于青霉素的临床验证。
新的试药院比之前那个僻静小院大了许多,也更加敞亮,但陈纤歌却觉得这里的空气比天牢值房还要压抑。
每日清晨,当他那双死鱼眼还没完全睁开时,便能感受到院外那些医官、学徒,甚至是一些闻讯而来的长安城医馆郎中投来的复杂目光——有好奇、有探究、有怀疑、有不屑,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敌意。
“师弟,今日的病患名单在这里。
”农灵若将一份名册递给陈纤歌,她的神色也带着几分凝重,“都是孙奉御和几位大人亲自挑选的,病症都很典型,也都是自愿前来试药的。
” 陈纤歌接过名册,粗略扫了一眼。
上面详细记录了病患的姓名、年龄、性别、籍贯以及主要病症。
大多是严重的金疮感染、痈疽溃烂、或是高热不退的疑难杂症,都是传统医药束手无策的病患。
“嗯,我知道了。
”陈纤歌应了一声,那双死鱼眼在看到几个病患的病症描述时,微微眯了起来。
这些病例,无疑是最好的证明机会,但也意味着巨大的风险。
一旦出现任何意外,他们之前在药考上赢得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孔昭太医署丞带着几名医官走入院子,他那张刻板的脸上写满了不悦。
他扫了一眼陈纤歌和农灵若,冷哼一声:“哼!年轻人,莫以为在药考上耍了些花招,便能蒙混过关。
这治病救人,可不是儿戏!老夫倒要看看,你们这所谓的‘神药’,究竟是真有奇效,还是徒有虚名!” “孔大人言重了。
”孙奉御连忙上前打圆场,“陈学徒和农姑娘的青霉素,在之前的试验中确有不俗表现。
今日起,便请诸位同僚一同见证,也好集思广益,为我大唐百姓寻得良药。
” “哼!”孔昭再次冷哼,不再多言,只是眼神锐利地盯着陈纤歌的一举一动。
陈纤歌对此毫不在意,他那双死鱼眼仿佛没看到孔昭的敌意,径直走向第一位病患。
那是一位面色青灰、手臂肿胀溃烂的壮汉,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恶臭。
壮汉眼神涣散,显然已是病入膏肓。
“这位大哥,莫怕。
”农灵若上前,轻柔地安抚着病患,同时熟练地准备着青霉素药液和琉璃注射器。
经过这段时间的练习,她对配药和注射的流程已经非常熟悉。
陈纤歌则仔细检查病患的伤口和体征,那双死鱼眼中透着一种与平日截然不同的专注和冷静。
他根据病患的情况,迅速判断出所需的剂量。
“七十万单位,肌肉注射。
”陈纤歌对农灵若说道。
农灵若点点头,将配好的药液吸入注射器。
在众目睽睽之下,她小心翼翼地将针头刺入壮汉的三角肌,然后缓慢而稳定地推入药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壮汉身体猛地一颤,发出一声低沉的呻吟,但很快便归于平静。
孔昭和其他几位医官凑上前,仔细观察着病患的反应,眼神中充满了审视和怀疑。
“这般直接将药液注入体内,简直是闻所未闻!”一名医官低声嘀咕。
“是啊,万一药性发作,如何是好?”另一人附和。
陈纤歌那双死鱼眼扫过他们,没有解释,只是平静地记录下用药时间、剂量以及病患的即时反应。
接下来的日子,陈纤歌和农灵若便在这样的环境下,每日为病患诊治、用药、记录。
试药院里,空气中弥漫着药液的味道,以及病患痛苦的呻吟和逐渐转好的希望。
那些原本被判了死刑的病患,在青霉素的作用下,一天天好转。
高热退去,伤口收敛,精神恢复。
他们的脸上重新出现了血色,眼神中也燃起了对生命的渴望。
这种肉眼可见的疗效,让那些原本持怀疑态度的医官们渐渐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他们开始主动向陈纤歌和农灵若请教,仔细翻阅那些详实的记录。
只有孔昭,依旧板着一张脸,虽然不再公开质疑,但眼神中的审视和挑剔从未消失。
他每日都会仔细检查病患的身体,试图找出任何一点不利的证据。
【系统提示:病患张三,男,年龄约四十,体重估测一百二十斤。
诊断:左臂金疮感染并发败血症。
当前状态:体温已恢复正常,伤口脓液减少,红肿消退。
建议:继续使用青霉素V2.91,剂量调整为每次八十万单位,每日两次,肌肉注射。
友情提示:宿主,你的“黄粉末”正在创造奇迹,但别忘了,奇迹往往伴随着风险。
】 陈纤歌在心里回了一句:“我知道。
”他当然知道风险,抗生素的副作用、过敏反应、耐药性……这些都是悬在他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但他别无选择。
每日的高强度工作,以及体内“镜心之毒”的持续折磨,让陈纤歌疲惫不堪。
他必须每日坚持俯卧撑,才能压制那股燥热和冲动。
力量属性和体质属性在缓慢提升,但这距离“半步先天”的目标,依然遥不可及。
柳如烟的威胁,如同阴影笼罩在他的心头。
他必须尽快拿到“七星续命丹”的丹方和丹药,不仅是为了解毒,更是为了获得武道功法,提升实力。
而这一切,都取决于青霉素的最终验证结果。
一个月的时间,在紧张和忙碌中飞快流逝。
试药院里的病患,大多数都已明显好转,甚至有几位已经可以下地活动。
他们的感激之情,是陈纤歌和农灵若最大的慰藉。
孙奉御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其他参与验证的医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