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晓晓考察清河镇市场,发现新商机

关灯
    还容易损伤发质。

    如果能研制出一种天然温和、又能滋养头发的“洗发水”或“护发素”(当然,得换个古代人能听懂的名字,比如“青丝玉容液”之类的),那市场前景,简直不可限量! 再比如,布匹和成衣方面。

     虽然清河镇也有几家规模不小的绸缎庄和成衣铺,但他们售卖的布料,要么是价格昂贵、寻常百姓消费不起的绫罗绸缎,要么就是质地粗糙、颜色单调的粗布麻衣。

    款式方面,也大多是些中规中矩的传统样式,缺乏新意。

     林晓晓想到自家试验田里那些即将成熟的改良棉花,以及林小花那日益精湛的刺绣技艺和独特的“野菜花草图”设计,心中便有了主意。

    如果能将优质的棉布与精美的刺绣、新颖的款式相结合,推出一些既舒适美观、又价格适中的“林氏特色服饰”,说不定能引领一股新的穿衣潮流呢! 还有,农具和手工艺品方面。

     林晓晓在农具店里看到的那些农具,大多还是些笨重低效的老旧款式。

    她脑海中那些经过改良的曲辕犁、播种机、脱粒机等图纸,如果能找到技术过硬的铁匠和木匠合作,将其制造出来,不仅能大大提高杏花村的农业生产效率,甚至还可以作为商品出售给周边的农户。

     至于手工艺品,除了林小花的刺绣,杏花村其实还有不少心灵手巧的村民,他们会编织竹器、制作草编、雕刻木器等,只是苦于没有销路,这些手艺大多只能自用或者在村里小范围流传。

    如果能将这些具有乡土气息和实用价值的手工艺品进行统一的设计和包装,再通过迎客楼或者“林氏良品”的渠道进行销售,也不失为一条增加村民收入的好路子。

     林晓晓越想,思路越开阔,心中的那份创业蓝图也越来越清晰和宏大。

     她将自己的这些想法,一一记录在一个随身携带的小本本上(用炭笔歪歪扭扭地写着,只有她自己能看懂)。

     沈默跟在她身边,看着她时而驻足观察,时而低头沉思,时而又在本子上写写画画,那双清亮的眸子里闪烁着兴奋和专注的光芒,与平日里那个沉静从容的少女判若两人,却又别有一番动人